本地抗疫策略Q&A

2021-09-01 04:38

环球抗疫策略转向之际,本港应如何自处?病毒及公共卫生专家逐一解答与港人切身相关的问题。

一、香港能否继续清零?
香港一直以清零为目标,金冬雁指本港依靠严防死守多于靠疫苗,不过多地逐步开放,他直言「别人已差不多揭过这一页,翻到新疫苗研发的篇章,不会再开倒车封城。」长远而言,仍需靠推高疫苗接种率才有望通关。

二、要与病毒共存,需符合哪些条件?
金冬雁引述研究指,部分科兴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3个月,抗体水平已近乎零,他指香港若改与病毒共存,应为抗体水平低或打针后无法产生抗体的人接种第三针,否则一旦爆疫,他们未必抵挡得住病毒感染。不过潘烈文称指现时全球仍有多国缺乏疫苗,应思考如何分配疫苗,令全球感染风险降低。

三、疫苗接种率未能提升的影响?
金冬雁警告,若市民爆疫时才抢针或「想打都无得打」,会存在风险,以色列其中一次爆疫便是由未适龄打针的学生传染老师,显示若成人未打针或致更大风险。潘烈文认同爆疫来得迅速,如本港第四波疫情,一两星期个案已倍增,加上Delta病毒株有可能出现,社会需未雨绸缪以减低疫情蔓延的风险。

四、海外模式是否值得参考?
金冬雁指新加坡自放弃清零后,日增仅约100宗确诊,示范了减少牺牲的抗疫方案。不过他指新加坡在计算疫苗接种率时,将科兴接种比率剔除,惟本港有较多人已接种科兴,倘港未开打第三针,未必能完全复制新加坡模式。

五、香港当务之急可推的措施?
潘烈文建议政府订定清晰时间表,例如可提出接种率于几时达到几成的话,会尝试转与病毒共存,「无死线、本地又无个案的话,市民无诱因打针。」对于政府不排除就特定场所设打针要求,潘认为高风险场所如餐厅、健身室、老人院等可考虑推行。


原文刊《星岛日报》「每日杂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