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增成分股数目 恒指公司:非滥竽充数

2021-08-30 04:30

恒生指数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表示,恒指公司对拣选成分股十分严谨,不会盲目加入新经济股。
恒生指数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表示,恒指公司对拣选成分股十分严谨,不会盲目加入新经济股。

  (星岛日报报道)恒生指数近年锐意改革,包括容许新经济股纳入恒指,增加成分股数目等。不过,部分恒指新贵股价走势欠佳,惹来非议。恒生指数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恒指公司对拣选成分股十分严谨,「一定不会」为了凑足80只成分股目标,而加入质素欠佳的股份,亦不会盲目加入新经济股。

  恒生指数公司在今年3月公布改革方案,表示会把恒指成分股数目,在明年中前增加至80只,而最终数目定为100只。恒指将会在9月6日,加入信义玻璃(868)、李宁(2331)及招商银行(3968),同时剔出交通银行(3328),但成分股数目也只是增至60只,距离80只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有评论指,部分新蓝筹质素欠佳,例如阿里健康(241)以及海底捞(6862)染蓝后股价均大幅走样,质疑恒指继续扩充规模,将加入质素更差的股份。

  恒指公司每3个月检讨恒指成分股一次,现时距离明年中只有3次修改恒指成分股的机会,黄伟雄表示,恒指公司对加入成分股十分严谨,「一定不会」为了满足80只的目标,而强行纳入质素欠佳的股份。

  在今年3月公布改革方案之后,市场估计其后每次指数变动,都会净增加5只新贵,但实际上,在5月以及本月的改动,成分股只是分别净增加3只以及2只,反映恒指公司对拣选成分股十分审慎。

  另外,恒指公司在去年5月,宣布容许「同股不同权」以及第二上市的大中华公司加入恒指,并在今年3月,将这些股份占恒指的比重上限,由5%调高至8%,即是与一般成分股看齐。不过,阿里巴巴(9988)、美团(3690)等新经济股,表现未如理想,更大幅拖低恒指表现。

  黄伟雄表示,每次季度检讨,都会考虑候选股份的市值、成交、行业代表性以及财务表现等多个因素,不会刻意加入新经济股,而在最近两次的季度检讨当中,亦没有被视为新经济股的公司入选。

  对于不时有同系公司先后染蓝,如信义光能(968)与信义玻璃、阿里巴巴与阿里健康等,他表示每次成分股检讨都是独立进行,而同系公司加入恒指,都要按流通市值加权的方式作出调整,即是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份,在计算恒指比重时不作考虑,不会有双重计算的问题。

  对于两地上市的阿里巴巴,不时有股份由美国搬到香港,有评论指这会增加阿里在香港市值,从而增加在恒指比重,指数基金需要追货。假如搬货到香港是为了趁机减持,则指数基金无异变相「接火棒」。

  黄伟雄澄清,两地上市的蓝筹股,即使有股份由外地搬到香港,也不一定影响该蓝筹股在恒指比重。假如该等股份是存放在海外存托证券(例如ADR、美国预托证券)的托管银行,即使在香港中央结算有纪录,也不会计算为流通市值,对相关股份在恒指比重也没有影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