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帐号租售未成年 监管反催生灰色产业

2021-08-27 05:30

■有官媒指某些互联网游戏已变成青少年「精神鸦片」。
■有官媒指某些互联网游戏已变成青少年「精神鸦片」。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近期严管互联网游戏,要求企业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防止沉迷。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企业加强未成年用户帐号实名政策后,租售成年人帐号成为了有利可图的灰色产业。

  本月初,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点名腾讯游戏《王者荣耀》为「精神鸦片」,此举引发游戏类股价一度暴跌,分析认为官方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势在必行。

  以腾讯为首的中国多家游戏企业,之后陆续宣布将加强未成年者保护措施,包含严格落实未成年帐号实名制、限制未成年用户上线时间、清查可疑帐号、未满十二岁的使用者禁止在游戏内消费等。

  然而,据北京《新京报》报道,防沉迷机制最大的挑战是「帐号真实使用者的身分识别」。在高压管制之下,催生的灰色产业,就是向未成年人租售已经经过实名制认证的成人帐号。

  据报道,这些卖家以「无时间限制」等广告语,吸引未成年玩家,只要付款,就能获得成人实名认证的帐号,游玩时间、储值金额与游戏内消费不再受到防沉迷系统限制。而且针对有些游戏中设置的脸部辨识系统,更有专人协助破解。

  在有利可图的情形之下,不仅有人出售帐号,更有工作室、团队系统化的养帐号、买卖帐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报道引述一名熟悉产业生态的业内人士透露,电商平台上的帐号交易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买卖会通过游戏交易网站进行,「大型帐号批发商手中存有上百万个游戏帐号,他们通过游戏交易网站出售给小型代理商牟取暴利,一些电商平台上的小号商也会向他们批量买号,一次性买三、五千个帐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坦言,未成年人取得成年人实名认证帐号进入游戏后,防沉迷系统便难以全面监管。因此,除了国家立法、行业守法外,家长应加强引导,多陪伴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有了更多选项后,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