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长者谷针未奏效 倡派医疗券增诱因 整理打针不适数据以释忧虑

2021-08-17 03:47

本港已有逾半人口接种新冠疫苗,但对病毒抵抗能力最低的长者,接种率一直强差人意,社署期望以新一轮院舍外展接种计画改善情况。不过,本报向多家院舍负责人了解,他们均预计计画只能将院舍长者接种率提高至2成,与7成接种率的目标相距甚远。业界建议仿效催谷院舍职员打针的成功经验,为愿意打针的长者提供800元医疗券补助,提高接种诱因。医学界则促请政府整理本港长者打针后不适的数字,并与未打针的长者比较,以数据说服长者,放下对疫苗的过度忧虑。

长者是新冠病毒的高风险群组,有外国研究整合22个已发展国家的病情数据后,发现4成1的死者为安老院舍的长者。事实上,港府在今年2月推出疫苗接种计画时,已为院舍安排外展疫苗接种团队,但碍于长者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外展计画至上月底仅为不足1800位院友打针,院舍长者接种率只有个位数。

就此,社署上月中向各院舍发信,收集有意接种疫苗的院友名单,并安排接种。本报向四家安老院舍负责人了解,他们均表示愿意打针的长者人数,较3月增加,但人数仅占院友人数1成左右,换言之,两轮外展计画后,院舍长者平均接种率只有2成,远低于要达成群体免疫的目标。

香港买位安老服务议会主席谢伟鸿表示,由于已接种疫苗的院友并无不良反应,加上近月本港整体接种率高,成功释除部分长者的忧虑,但仍有大部分长者及家属持观望态度。他坦言院舍员工难以劝说长者打针,「院舍不是医疗机构,员工无适当的身分去讲长者是不是适合打针。」香港中国妇女会安老服务总监黄耀明指出,其院舍长者平均年龄达89岁,除覆诊外几乎不会离开院舍,家人普遍不愿让长者冒险打针。

老人科专科何医生(化名)透露,新一轮接种计画下,院舍院友愿意接种的比率提高至最多15%,不过与流感疫苗逾五成接种率相比,仍有一段距离,「愿接种的人虽有增加,但部分人仍相当疑惑。」

浸会大学的「助减香港市民疫苗犹豫研究计画」自7月起进行电话调查,浸大新闻系助理教授张引透露,50岁以上群组受访者未接种比率,由上月中近5成3至上月底的4成7,反映接种的人士持续增加,不过若抽出70岁或以上人士的数据,两周内未接种率无变化,约6成人未打针,而有计画打针的人亦维持在约16%。

张引认为,调查结果显示若70岁人士一开始对疫苗接种采取某种态度,其决定不易改变,加上受访者关注自己有长期病不宜打针,即使当局继续以现行做法「谷针」,料无助改善长者接种率。

院舍员工的疫苗接种率逾8成,高于本港整体数字,业界认为可仿效当中的成功经验。香港安老服务协会执委李辉指出,政府在6月宣布不再资助院舍员工的检测费用,并以800元的津贴,鼓励员工及早打针。她建议,港府应额外为长者提供打针诱因,例如为完成接种的长者,提供800元的医疗券,「长者是高危群组,一出事整个医疗系统就会崩溃,如果院舍员工都可以有800元津贴,为甚么长者不可以?」

此外,李辉指出,港府在一个多前曾举办网上讲座,由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讲解接种疫苗的好处,她形容该次讲座具说服力,成功令不少员工打针,并建议港府制作特备节目,针对院舍长者的疑虑,由专家逐一解答,「虽然政府有制作电视广告,但时间太短,不足以解答长者的疑问。」

张引观察到长者在社区有很强的人际网络,多以口耳相传交换资讯,同侪影响力大。他建议政府聘请已打针、身体良好的长者,在社区中心或外展服务做义工,由老人家帮老人家跟进,令正考虑接种的长者感觉有「自己友」,亦有先例参考。张续指,政府最新宣传片以年逾90岁的Uncle Ray为主角,带出的讯息不错,但效果不及直接派同龄长者走入社区。

现时当局鼓励长者打针的方式由上而下,强调打针后可放宽的政策,但张引认为子女的角色被忽略,因子女的支持对长者而言非常重要,「政府说希望你打针,老人家不会感受到逼切性及需要。」他指可从中年人士群组着手,鼓励他们多向父母解说。

何医生于首轮计画曾为数名院舍院友打针,他指每周到该院舍诊症一次,均无发现大碍。他认为现时最重要是令家属安心,才有望推高院舍长者接种率。他建议政府收集首轮院舍接种计画中的数据,例如已打针的院友入院率、死亡率、副作用等,再与无打针的院友数据作比较。若本地数据太少,政府应统计全球长者打针的数据及资讯,一目了然之馀,亦有助增加市民对疫苗的信心。

西医工会流行病委员会主席陈培光曾与一间中途宿舍倾谈外展接种安排,惟该宿舍仅小部分人愿打针,加上他们「行得走得」,最终院友直接前往宿舍附近的私家诊所接种疫苗,他认为若身体情况许可的长者,可考虑采用这种相对简单的做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