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以生命伦理透视打针 区结成盼为香港补课

2021-06-28 07:03

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认为,医生建议病人疫苗接种时,先顾及医患关系,再考虑社会整体利益。
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认为,医生建议病人疫苗接种时,先顾及医患关系,再考虑社会整体利益。

港人对新冠疫苗犹豫时有讨论,随着接种年龄降低,不少家长开始苦恼应否让子女接种。过去一年,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一直思考疫苗引发的伦理道德议题,亦不时撰文讨论,他察觉到社会鲜有正面谈论医学论证,便直接跳进群体免疫的方向,令不应存在的争议出现。作为老人科医生,区结成认同疫苗接种普遍利多于弊,愈多人打愈好,但自认保守派的他亦寄语,医生谨记以医患关系行先,再考虑社会整体利益,正如他房中挂着的书法「慎始」二字,时刻提醒自己抱持初心。他深信,伦理思维可为完整思考及角度多添一笔,好让平衡各方理据,再作取舍。

记者 林紫晴

本港接种首剂新冠疫苗的人口终于突破二百万,但与达致群体免疫尚有距离。早在疫苗接种计画推动前,区结成已撰文谈及新疫苗大接种下,所需的同步伦理考虑:「新疫苗大接种是相当复杂的课题,需要明智的接种策略、扎实执行和清晰的公众沟通。」

实用主义选优先接种群体

选定优先接种群体,是区结成首先想到的伦理问题。他认为,新冠肺炎对长者的健康影响大,加上染病死亡率高,属感染高危的一群,让他们优先接种看似理所当然,但有人却质疑,应让年轻、有工作需要的人士优先接种,「从伦理角度去看,都可用实用主义的观点,看看谁有实质需要,就如世衞的新冠肺炎疫苗公平分配计画,让第三世界国家都可分到疫苗。」

区结成解释,伦理思考不一定有标准答案,从不同角度去讨论,亦是其价值所在。他不时收到传媒电话,被问及对政府一些新措施的看法,例如有否道德关注、是否不合乎道德或伦理,「我觉得伦理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考及角度,让你(政府)去制定政策时,或制定先后次序时,想清楚各方面的理由,然后作出取舍。一个开放讨论伦理的方式,不应只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然后谴责、批评对方是错的。」

医学解说充足可避免争议

作为老人科医生,区结成认为,一般而言长者值得接种疫苗,但以医生专业道德思考,必先考虑医患关系,以病人身体状况行先,「好多人问我老人家适不适合打针,我会看他的生活状态、健康及敏感病史,如果对他而言,打针好处多过坏处,都会建议他去打。」

随着接种年龄降至十二岁,家长应否让子女接种,亦掀起道德及伦理讨论。区结成坦言,难以将长者与小朋友的情况类比,因两者的医学理由不同,惟社会鲜有这方面的正面讨论,便已跳到达致群体免疫的论述,「先不要问伦理上有否问题,应问清楚医学上的理据,如果解说清楚,照计不应有很大的争议。」

「如果医学上的解说不足,便会跳进对与错的讨论,纯粹是观点与角度、一个意见问题,可讨论的基础很小。」区结成认为,现时家长对子女接种疫苗感迟疑,医学界责无旁贷,「市民会期望医学界提供建议,例如国际研究去到哪个地步、担心的副作用情况、打针的好处。广义来说是一种专业责任,由医学专家引领社会去理解这件事。」

推高接种率需更个人诱因

群体免疫是社会抗疫的共同目标,区结成认同,疫苗接种计画要成功,愈多人打愈好,但他认为现阶段再推高接种率的话,需要提供更个人的诱因,「对自己切身的诱因,与遥不可及的愿景,前者会较易鼓励接种。」现时本港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中,疫苗接种率只有约百分之三,区结成认为可从这方面入手,只要探访者与受访者接种疫苗,便可进行探访,而非需待达致群体免疫后才松绑。

区结成与生命伦理的渊源,早在大学时期。他忆说,在美国留学时已开始对生命伦理感到好奇,开始阅读著名哲学家牟宗三所写的《生命的学问》,「我比较早有兴趣,但不是研究,只是想知道多些。」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区结成亦开始对人生观、医学伦理的思考,「人生观是我们那一代的词语,当时有些书会以人生观为题材,教人如何看生命、人生的意义及目的。」

夥医生学者创生命伦理学会

医学与生死息息相关,区结成认为,将伦理思考方式,套用于堕胎、安乐死、基因编辑等议题,亦变得顺理成章,「所有事情看似按序发生,但我的兴趣只是『顺住做』。」九十年代期间,他在报章撰文不时触碰到伦理议题,引起两名中大学者注意,并邀请他一同创办生命伦理学会,「成员有医生、法律学者、伦理学者及科学家,大家一起推动、讨论生命伦理。」

二十年后,区结成加入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最希望为香港补课,补上生命伦理这一课。回望这些年,社会对伦理思考的认知提高,作为推手之一的他感到安慰,最近他亦走进中学校园,盼让中学生尽早从生命伦理角度思考,「在大学教医学生,已经要了解不同世代的想法,现在推到去中学,更有趣及具挑战性。」

在区结成的办公室中,高挂一幅「慎始」的书法画作,字面意思为一开始就慎重,他亦希望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做事初心。但愿他在公民社会空间的转变下,继续启发大众的伦理思考。

《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