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反修例风波成磨心 梁定邦:只站法理一方

2021-06-21 07:11

梁定邦坦言,五位海外专家短时间内辞职无疑是「公关灾难」。
梁定邦坦言,五位海外专家短时间内辞职无疑是「公关灾难」。

七十四岁的梁定邦,上月底以健康原因,不再续任监警会主席一职。回顾任期内经历反修例事件,他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当时对警方的指控排山倒海,他需要时间掌握事实,但公众却要求他立即表态,「我不会站在任何一边,只站在法律及事实的一边。」对于社会上有人以七十年代警廉冲突,类比反修例时期的警察执法行为,曾任廉署助理署长的梁定邦,以历史见证人的身分,断言两者并无相似之处,「警队在修例事件上无散晒,整体上仍维持到纪律。」 记者 郭增龙

一八年六月担任监警会主席的梁定邦忆述,纵然一四年占领运动及一六年旺角事件的投诉案件,在当时仍未完全处理,惟同期的调查指出,市民对警队的信心有七十多分。不过,在反修例事件初期,警民关系一度跌落谷底,「当时社交媒体很多警队的负面消息,有些未必是真实,亦有人认为警察阻碍香港人争取更多自由,警察在区议会内亦成为不受欢迎人物。」不过,自从警方推出一系列宣传工作,加上法官就不少反修例案件作出判决时,明言暴力行为不当,并增加违法者判刑后,他认为情况开始好转,「目前的改善情况可以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很多人不了解监警会职能

近年不少声音批评监警会是「无牙老虎」,梁定邦认为,不少人不了解监警会的职能,「我们不是监管警察的工作,是监察警队的调查投诉机制。」根据目前法例,只有特首才有能力向警务处处长作出指示。即使是大部分国家,其做法都是由警方处理投诉,再另设机构监督,做法与本港类似,除了英国及澳洲新南威尔斯州,「他们的部门可以接手调查工作,但英国实行的成绩似乎不太彪炳,因为人手不足,部分大案查了超过十年都不成功。」

一旦监警会取得调查权,梁定邦指出,其性质将会与廉政公署相似。六十年代加入政府的他,一九七六年加入成立只有两年的廉政公署,见证警廉冲突及港督特赦,他认为当年警队内部贪污问题猖獗,涉及人数众多,难以交由警方自行调查,「我记得七七年港督麦理浩在港督府讨论特赦,我和姬达(首任廉政专员)都在场,麦理浩问Roy(时任副警务处处长韩义理):『你管得住你下面的人吗?』Roy的回答是:『不可以。』」

警队在修例事件上「无散晒」

反观警方涉及反修例案件的投诉近二千宗,梁定邦认为,牵涉的案件与当年相比明显较少,「今日未去到当年的程度,所以未必值得用同样的方法。」

另一个原因,是当年警队及政府内部仍未有稳固的问责制度,「在七七年特赦后,我加入了廉署反贪部,目的就是要制定问责制度。」梁定邦当时与警方一同制定服务标准及制度,管理层须履行大量的守则,确保他们守法,「警队在修例事件上无散晒,整体上仍维持到纪律,至于个别情况仍在调查中,但他们是有严谨的问责制度,当然制度不是完美,没有东西是完美,永远都有改进空间。」

专家成员闪辞酿公关灾难

回顾监警会在修例事件中,最大的公关灾难,莫过于五位获委聘的国际专家小组成员,在短时间内辞职。梁定邦坦言,五人都是由他邀请加入,「当时我只想他们给予意见,因为我们无调查权,只可以审视事实,但其中一位来到香港见面后,就表示如果无调查权就无兴趣参与,我于是建议待找到更多事实后,再请他回来帮忙,后来他公开的言论愈来愈多,变得很政治性,就再无联络。」

他苦笑说,过去三年的最大挑战,是发生很多他难以控制的事,「外面的宣传是排山倒海,例如批评警察八三一打死人、七二一不见人,很多事当时未知真假。我很清楚我当下要做甚么,就是找出事实,这个工作需要时间,但周围的人已经要我表态,批评我不表态就不是『监警』,而是『帮警』,但我不会站在任何一边,只站在法律及事实的一边。」

监警会调查报告最终在去年五月公布,当中的五十二项建议仍在悉数处理中,梁定邦表示,特首原本有意要求他续任一年,但他最终拒绝,「如果我身体好是可以多做一年,但我太太很不想我做,我们结婚差不多五十年,她有如此强烈的意愿,我不应该如此对待她。」

为爱妻拒特首邀续任

梁定邦在一七年患上淋巴癌,花了一年多时间接受化疗,「我一六年的工作很辛苦,飞行里数可以环绕地球三个圈,可能是这样搞出个病来。」他的抗癌治疗,直至一八年二月结束,特首林郑月娥找他担任监警会主席,是两个月后,「我觉得做公职是每个市民的义务,需要认真考虑,但要量力而为。」

他笑言,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向他介绍监警会工作时,声称「无咩野做,只是一年开四次会」,结果他在反修例事件高峰期,一周最少回监警会办公室三次,像全职一样,令他在律师楼的工作堆积如山,最近他正忙于执手尾,「我估计要到年尾才会做完一直被逼拖延的工作。」

对于刚接手监警会主席的王沛诗,梁定邦的寄语只有五个字——按法律办事。

《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