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伴读犬成效 提升学生同理心

2021-06-18 07:10

缺少右前肢的唐狗「的士黄」,在约七年前被收养,受训为陪伴小学生阅读故事的伴读犬,广受学生欢迎。
缺少右前肢的唐狗「的士黄」,在约七年前被收养,受训为陪伴小学生阅读故事的伴读犬,广受学生欢迎。

身体有缺陷的犬只,在初小图书课担任伴读犬,成为学生的「书友」之馀,也提倡生命教育。香港大学团队通过「童狗有话儿」计画,把伴读犬引进十一所小学,初步研究发现有助提升学生的同理心、降低焦虑情绪,更让学童明白即使有缺陷,都能贡献社会。团队希望日后可以将计画推展至全港小学,令更多学生受惠。 记者 邓佾文

「栢文储起部分零用钱,买了『淡定』最爱的小食,让它开心了一个下午」,数名初小学生讲故事的声音始起彼落的同时,伴读犬「的士黄」安静地坐在地上四处张望,似是听得津津乐道。

名为「童狗有话儿」计画,共引进十一所学校、为一千二百名小二至小三学生,提供每个学期六节的课程,每堂课会带领三、四只伴读犬到学校。

港大团队期间以聚焦小组及纵向个案研究方式,与参与的学童、师长访谈,初步发现,学生在自我控制、与动物相处的人道态度和阅读技巧均有改善。参与计画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学,负责教师黎海船指,有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初时对伴读犬有所抗拒,但整个课程结束后,却主动提出带小狗散步,笑言有人现于堂上偷偷看书。

用图书作生命教育

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博士研究生倪子健指,有受访学生反映为伴读犬讲故事,感觉不再孤单,可被小狗保护,有助减低焦虑情绪。

活动向学童提供一系列绘本,内容由七名犬只主人撰写,讲述其爱犬曾经流浪的遭遇,而故事中的动物有不同的缺陷,例如因眼部发炎须移除眼睛,但在悉心照料下,与主人形影不离;参与计画的伴读犬,不少亦有肢体缺陷,计画总监黄蔚澄指,冀利用图书课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即使有缺陷,都能贡献社会;同时有助犬只重拾自信,「受过伤的狗只,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实属奇迹。」

首批参与活动、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红磡信义学校校长黄智华亦指,课程为学生提供机会接触动物,意义超越培养阅读技巧,「伴读犬本身的故事,可让学童明白倘人生遇到问题,若愿意努力,一样可如伴读犬改变他人。」港大团队期望把计画扩至全港学校,同时宣扬尊重动物生命的价值观。

《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