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注香港问题教材 :第一课应是上好国民教育

2021-04-09 15:3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注香港教材充斥著矛盾的理念和内容时,轻则感到困惑和迷茫,重则被误导而变得政治偏激,国家认同又何以建构。资料图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注香港教材充斥著矛盾的理念和内容时,轻则感到困惑和迷茫,重则被误导而变得政治偏激,国家认同又何以建构。资料图片

内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香港清理「毒教材」》为题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自通识科改革以来,香港教育界的拨乱反正正在推进。对香港青少年来说,第一课应该是上好国民教育。香港的教育必须帮助青少年建立对「一国两制」的价值认同,必须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从而造就国家和香港的合格公民。这也是香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评论指出,香港中学二年级中国历史科将采用新课程大纲,其中对鸦片战争的部分做了较大修改,删除了以往「洗白」英国挑起战争的内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每个中国青少年都应当充分了解这段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大是大非面前,岂容刻意「洗白」。

评论批评,旧版教科书在叙述鸦片战争背景时,突出英国不满清廷实施多种贸易限制,不提及鸦片对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香港历史课本中,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曾引发巨大争议。

评论又质疑,香港于2009年实施新高中课程,设立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科」。然而,如此重要的科目,香港教育局并未指定教材。由于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并未指定教材,通识书籍未经审查即可进入课堂,这就使得部分教材会出现刻意误导和曲解政治的内容。通识教育科改革是香港教育拨乱反正的第一步。

评论强调,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教科书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本。教科书是国家意志、文化传统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文章举例,近几年,美国对中小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但这些方案都基于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公民」。在日本,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社会课」,类似于「思想政治课」。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可以自己选择教材,但对学生进行政治、经济、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宗旨十分一致,教材大都介绍对日本历史进步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人及其事迹,鼓励学生树立「爱国意志」。

英国一直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强调爱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英国都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国家、历史及辉煌艺术成就,树立起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

评论认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反观香港「带毒」教材,当文化认同教育充斥著矛盾的理念和内容时,青少年面对著各种所谓「真相」,轻则感到困惑和迷茫,重则被误导而变得政治偏激,国家认同又何以建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