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促善用湿地缓冲区建屋 黄伟纶:年内检讨规划指引

2021-03-24 14:55

湿地缓冲区。 资料图片
湿地缓冲区。 资料图片

本港土地供应紧张,以致房屋问题一直未解决。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关注有建议发展新界湿地缓冲区。发展局书面回覆时指,湿地缓冲区内超过4成(即约513公顷)土地被划作可作住宅发展土地用途,地积比率限制主要为0.2至0.4之间,政府会在平衡保育与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前提下,检讨有关湿地缓冲区的规划指引,目标是在今年内提出建议。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政府早年在后海湾湿地保育区边缘划出一段约500米阔、覆盖约1 000公顷的地带,并指定为湿地缓冲区(缓冲区)。但有评论指出,随著淡水鱼养殖业近年式微,缓冲区内不少鱼塘现已荒废,促政府重新规划缓冲区,释放土地的发展潜力,善用土地资源,又要求当局交代湿地缓冲区发展政策检讨进度。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表示,后海湾地区的相连鱼塘划为「湿地保育区」,规定除了为保存这个地区的生态价值而必须进行的发展外,现有鱼塘全部都须予保育。此外,沿「湿地保育区」朝陆地方向的边缘划出约500米阔的地带,指定为「湿地缓冲区」,意向是保护「湿地保育区」内的湿地的生态完整,以确保「湿地保育区」不会受附近发展的干扰。城规会于2014年因应蚝壳围生态实地调查的结果而把其纳入「湿地保育区」及「湿地缓冲区」的范围,并更新规划指引。

发展局又指,就「湿地缓冲区」,指其本质是为了缓冲发展对「湿地保育区」内湿地的负面干扰,但并非禁止发展,事实上「湿地缓冲区」内超过4成(即约513公顷)土地在分区计划大纲图上划作可作住宅发展的土地用途地带,包括「其他指定用途(综合发展包括湿地复修区)」、「综合发展区」、「住宅(乙类)」、「住宅(丙类)」、「住宅(丁类)」、「乡村式发展」等。

另外,在「湿地缓冲区」进行的新发展/重建计划,必须提交生态影响评估报告,以证明有关发展不会对「湿地保育区」造成环境干扰。根据相关分区计划大纲图,现时在「湿地缓冲区」的地积比率限制主要为0.2至0.4倍之间,但现有规划机制提供了渠道向城规会申请放宽有关区内住宅发展地带的地积比率限制,城规会亦一直按个别规划申请的情况作出考虑。事实上,部分涉及现有发展的地带及已获批规划许可的发展的地积比率达1.5至3倍之间。

发展局表示,基于不断改变的规划情况及社会需要,政府会在平衡保育与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前提下,检讨有关「湿地缓冲区」的规划指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