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整体珊瑚生长健康 共19个地方录得逾半覆盖率

2020-12-05 14:28

珊瑚礁普查员进行珊瑚调查。政府新闻处图片
珊瑚礁普查员进行珊瑚调查。政府新闻处图片

渔农自然护理署今日公布,本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结果显示整体珊瑚生长健康稳定,品种多样性维持于高水平,当中有19个地点录得超过50%的珊瑚覆盖率,桥咀洲东更录得最高的珊瑚覆盖范围,有83.8%,惟个别地点有轻微珊瑚白化现象。
   
为期5个月的「珊瑚礁普查2020」于6月展开,普查范围包括多个具重要生态价值的地点,涵盖香港东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长的地方,由北面的东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岛。33个普查地点中,9个位于海岸公园,包括海下湾、印洲塘及东平洲。
   
各个普查地点录得的珊瑚覆盖范围由13.8%至83.8%不等,有19个地点录得超过50%的珊瑚覆盖率,当中6个地点位于海岸公园,而桥咀洲东更录得最高的珊瑚覆盖范围,达83.8%。
   
普查亦有在21个评估地点进行「珊瑚检视」,透过特定的珊瑚健康监察表找出珊瑚色素的浓度,珊瑚的颜色越深,表示健康状况越佳。本年的珊瑚色素平均指数为4.31(指数范围介乎3.15至5.45之间),结果与去年(3.96)相若,远超过一般平均值的3,显示本港珊瑚健康状况良好及持续稳定。
   
珊瑚礁普查的方法及搜集数据的模式均依照现有国际标准,除记录珊瑚覆盖率和健康状况,潜水员亦要记录预先订定的指标品种,包括20种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由于珊瑚覆盖范围与物种多样化有关连,录得较大珊瑚覆盖范围的普查地点,往往发现拥有更多与珊瑚有密切关系的动物群组。该次普查录得17个指定指标品种,最常见的为眉鱼、蝴蝶鱼、笛鲷、海胆、海参及宝贝螺,而大部分地点所录得的品种数目都很多。大部分石斑、眉鱼、细鳞和笛鲷都是在西贡牛尾海和香港东北水域包括东平洲海岸公园的范围内录得。
   
调查亦发现个别地点录得珊瑚白化的现象,但影响程度仅属轻微及只限于局部地方。所有普查地点均没有破坏性捕鱼作业痕迹,但在个别地点发现有弃置渔网的情况,影响程度仅属轻微。渔护署将安排承办商清理。
   
香港珊瑚礁普查属一项全球计划,为促进珊瑚礁的可持续管理而推行。在本港进行的珊瑚礁普查,旨在提高市民对珊瑚生态重要性及保护珊瑚的意识,及提供最新资料,以便护理和管理本港的珊瑚。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于1997年首次举办珊瑚礁普查,而渔护署自2000年起与基金携手合作,普查工作多年来日益获得市民关注和支持。今年参与该项活动的义务潜水队共有107支,潜水队员超过800人,人数约是1997年的20倍。为表扬他们的贡献,渔护署稍后会颁发证书予参与队伍和科学家。
   
珊瑚群落是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很多海洋动植物赖以为生。为妥善护理本港的珊瑚群落,渔护署一直致力推出一系列措施和计划。主要措施包括设立海岸公园和海岸保护区,以护理海洋环境和保护珊瑚;举办教育和宣传活动,加深巿民了解保护海洋环境和珊瑚群落的重要性;每年进行珊瑚礁普查和研究,密切监察本港珊瑚群落的情况,以及制订有效而合适的管理措施;于指定地点放置系泊浮标和珊瑚标志浮标,减少珊瑚受船只和康乐活动破坏的机会;管理及维护珊瑚数据库,以记录本地珊瑚和珊瑚鱼的多样性和特徵。最近渔护署亦完成有关本港水域的珊瑚白化及生物侵蚀的顾问研究。该研究提供新科学数据及建议合适的管理措施及长期监察。

摄于东平洲王爷角一条栖息在鹿角珊瑚中的蝴蝶鱼。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东平洲王爷角一条栖息在鹿角珊瑚中的蝴蝶鱼。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万宜水库东坝的蜂巢珊瑚。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万宜水库东坝的蜂巢珊瑚。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果洲群岛的躄鱼。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果洲群岛的躄鱼。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万宜水库东坝的指标品种海蛞蝓。政府新闻处图片
摄于万宜水库东坝的指标品种海蛞蝓。政府新闻处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