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脸容辨识对非白人准确率低 美报告引广泛争议

2019-12-20 16:46

美报告:脸容辨识技术对非白人产生大量不准确结果。AP图
美报告:脸容辨识技术对非白人产生大量不准确结果。AP图

美国政府周四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指现时的脸容辨识技术会产生大量不准确的结果,尤其是当扫描容貌的对象不是白人的时候。这项研究结果势必引起更大争议,令人质疑是否应继续使用这种技术。
  
科学家对数十套脸容辨识系统进行研究,发现如果扫描对象是亚洲人或非洲裔美籍人的话,错误比率是扫描白人的100倍。这项研究由美国政府旗下的国家标准及科技局(NIST)的科研人员进行。他们发现其中2套脸容辨识系统在辨识黑人女性时,35%机会错误判断对方的性别。美国各地的执法部门、出入境口岸、机场以及愈来愈多私人机构例如银行、零售店、学校等,都逐渐引入脸容辨识技术。这套技术也适用于私人层面,例如许多人开启智能手机的脸容辨识功能,把手机开锁。

不过,这种技术引起广泛争议,尤其是保障私隐方面的争议。一些争取权益的人士和团体以及科研人员,都指现时的脸容辨识技术仍未完善,有许多弊端和缺点,产生出来的错误太多。这些错误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例如制造冤狱。此外,如果商业机构过份依赖脸容辨识技术去建立数据库,可能会被黑客入侵或被人不正当使用,导致大量机密资料外泄。

国家标准及科技局的研究结果显示,脸容辨识技术可能会产生「阳性错误」或「阴性错误」。所谓「阳性错误」是指系统错认错人,而「阴性错误」则是指系统认不到人。报告指出,若出现阴性错误,顶多只会带来不方便,例如无法把手机解锁,通常作几次尝试后便可解决问题。若出现阳性错误,后果可大可小。研究发现,美国研发的脸容辨识系统,当扫描亚洲人、非洲裔美籍人和原住民时,出现的错误较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研发的系统,在辨识亚洲人和高加索人的脸孔时,准确率较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