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到法国之路

2019-12-16 10:17

法国铁路工人上周参与罢工。(路透社)
法国铁路工人上周参与罢工。(路透社)

英国大选尘埃落定,执政保守党大胜,困扰英国以至全球几年的脱欧问题,似乎见到尽头。相比之下,对岸的法国仍然受着「黄背心」示威和大罢工的困扰,不知要到甚么时候才甩难。

上星期国际间发生很多大事,中美贸易谈判接近达成首阶段协议,又有英国大选,同时,法国因为退休福利改革,触发全国大罢工,法国总统马克龙陷入困境之中。香港人一向对英国情况比较关心,对法国不是人人留意,但自从香港因反修例触发街头冲突,而且持续了半年,情况与法国有点相似,所以引起港人较大注意。

民选政府仍难推政策

法国的黄背心运动,时间比香港的街头冲突更长,已经超过一年。黄背心运动也是因为政府一些不受欢迎的政策引爆。年前法国油价飙升,马克龙却提出提高燃油税的计画,惹起群众的不满,走上街头,引发暴力冲突,自此抗争不断。最近的大罢工,源于法国总理菲利普在上星期三公布退休改革方案,计画在二○二五年或稍迟时候,把现有的四十二种退休体制合并为一种共同的退休体制。很多工会特别是一些退休金丰厚的公共运输行业,因担心福利将会减少,便发动大罢工,公共交通半瘫痪,很多人要走路上班。有报道指政府已开始与工会展开对话,并准备作出让步,但局势仍然僵持。看来法国政府的退休改革,成功的机会不太乐观。

综观法国出现的动乱,反映了欧洲民主政府的状况,黄背心运动的出现,基本上可以预见,只是何时出现而已。乱源可以追溯至马克龙的崛起,两年前他竞选法国总统,因为年轻英俊,大受选民欢迎。他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年轻政治人物,政策偏向商界,希望振兴法国经济,并且野心勃勃,甚至想法国取代德国,成为欧盟一哥。他上台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动作多多,与此同时也想在国内大展拳脚,大力进行改革,特别是想改变法国的福利主义,加强经济活力。

在马克龙的治下,法国经济却未有起色,社会制度也很难有大的改进。有商界朋友在法国做生意,大叹当地经营环境太多限制,想要裁员,成本很高,就算结束营业,都搞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经此一役,提起去法国做生意,他都会耍手拧头,大叫怕怕。马克龙政府这个退休改革,希望改变偏向劳工福利的体制,以提高经济活力。不过,这种做法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工会和部分选民。虽然马克龙以强势上台,得到绝大多数的民意授权,但推出的改革,却遇到很大阻力,引发难以收拾的大规模街头冲突和大罢工,政府有点动弹不得。

现时的法国就像多年前的英国,工会势力庞大,而且福利主义盛行。经济想有发展,困难重重,几近难于登天。英国要到铁娘子戴卓尔上台,以强硬手腕执政,打压工会,才一改颓风,由福利主义走向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才比较顺利。二○一一年英国伦敦因福利改革爆发大规模动乱,英国政府以强硬武力镇压,在五日时间便平息动乱,事件造成一百八十六名警员受伤。

英国过去的两、三年,社会因为脱欧问题出现分歧和撕裂,种种角力都只限于议会内进行,过程虽然折腾得很,但社会整体局势也比较平稳,运作没有太大影响。英国经过了两次大选之后,执政保守党大胜,拿到了超过半数的议席,通过脱欧机会大增。未来将会走上亲美疏欧的发展方向。

外交上,英法走向明显不同。英国首相有「欧版特朗普」的形象,将来会成为美国的小弟弟。马克龙则想做欧洲猛人,不时与特朗普争争锋,与美国的关系有点紧张,黄背心运动搞个不停,正好令这位想出位「挑机」的法国总统应接不暇。

街头抗争恐长期化

从法国的情况可以见到,当一些人用议会以外的方法与政权抗衡,就算是民选政府都一样疲于奔命。在一些有强大工会的民主国家,工会变成了既得利益者,可能损害行业利益的政策,就算领导人以民选产生,一概可以用抗争手段反对,当这种社会风气形成,便会积重难返。

香港过去爆发的社会运动已经有半年,不少人感到疲不能兴,经济持续滑坡,然而,有政界担心香港很有可能走上法国出现长期街头抗争之路。过往,长期被称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良好,竞争力在世界前列,但要问的是,这些因素在政府沦为弱势,社会严重撕裂下,还可以维持多久?(特约作者:陈约翰)

全文刊于《星岛日报》「港情周记」专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