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如何在巨量杂讯中 看到恐袭临近讯息

2019-12-12 10:15

12月9日晚,警方在湾仔皇后大道东华仁书院附近发现可疑土制炸弹。
12月9日晚,警方在湾仔皇后大道东华仁书院附近发现可疑土制炸弹。

香港的暴力示威持续了半年,群众热情略为降温,但有迹象显示,运动正朝向恐怖主义的方向发展,可惜事态得不到香港社会的足够重视。

在华仁书院附近发现的土制炸弹有巨大杀伤力。警方收到情报,在香港华仁书院斜坡的一个隐蔽处,检获两个放满铁钉的土制炸弹装置,警方检查之后发现炸弹组装完备,可以引爆。两枚土制炸弹与挪威二〇一一年的恐怖袭击中所使用的炸弹类似,同样存有硝胺成份,加上铁钉的杀伤力,挪威恐袭事件造成八死三十人伤。

能够制造类似二〇一一年挪威恐袭的炸弹,恐怕不是一般香港的激进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香港社会对示威向着恐袭的方向发展,关注度严重不足。我和不同人谈起此事,支持暴力示威的市民,会很简单地把警方检获的炸弹,说成是警察自导自演的好戏,用以嫁祸示威者。这种每逢见到重大负面新闻便指控警察栽赃的逻辑,成为继续支持暴力示威的最佳思维方式。

我也与一些温和的建制精英谈过,他们则采取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潜意识想避开这些恐暴事件,因为害怕过于突出这些事件,等同支持要对示威者强力镇压,甚至等如支持「派解放军入香港」。他们属议和派,经常想着与反对派或示威者和解。示威朝着恐怖主义方向发展,在他们思维框架中,没有合理位置,只能忽略。

在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前,没有人能想像在光天化日之下,美国纽约闹市中的一座大厦,会在恐袭中倒塌。即使世贸双子塔第一座遇袭倒下之后,仍然没有相信另一座大厦会受攻击。

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精准预测:如何从巨量杂讯中,看出重要的讯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一书中,谈到这个问题,根据贝氏定理的公式计算,第一架飞机撞向双子塔前,美国高楼被恐怖攻击的可能性根据历史纪录是两万分之一,或者说百分之零点零零五,因为过去未发生过,所以接近零。但第一架飞机事故发生后,美国国内被恐怖攻击的机率当下被改写,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时,再预估第二架飞机撞上高楼发生的机率时,运用贝氏定理的公式计算之后,整体机率陡增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即是机率超高。然而,一般人「凭感觉」的预测却是:在艳阳高照的纽约,发生一次袭击已经够不可能了,第二次几乎是真的完全不可能!但使用贝氏定理,却能轻松预测第二起事故的发生。结论是我们不能凭「感觉」行事。

现今世界有太多杂讯,掩盖真相。我们又有太多预存立场,进一步阻碍我们去发掘真相。

奈特.席佛是「美国预测鬼才」。他在美国政情不稳的二〇一二年,正确预测了五十州,三十五席参议员的当选人,命中率达百分之百,从此声名鹊起。

《精准预测》一书的核心要旨,是过去不能预测现在,美国本土过去未发生过大规模恐袭,不代表现在不会发生。唯有「现在」发生的事情,能够量测现在。然而,「现在」总是充满杂讯的,这些未经时间沉淀、筛选的杂讯,再加上我们偏见,成为Nowcasting的主要障碍。

奈特.席佛在书中不断提醒预测者:

‧ 预设立场或过度自信,对预测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

‧ 预测不是在追求是与非,而是估算事情发展的「机率」。有精准的机率,才能做出有利的决策。

‧ 当大家不免被杂讯迷惑时,不要跟着群众走。

‧ 有新的重大资讯进来时,能保持客观,随时更新的预测,才有可能是精准的预测。

当我们看到警方追查到两枚与挪威二〇一一年的恐怖袭击类似的炸弹时,就应该知道香港受到炸弹袭击的机率大大提升了。不要因为过去五十二年没有发生过炸弹恐袭,就以为不会发生。至于对眼前看到的事情完全不信,只信「这是黑警栽赃」,就近乎宗教了,已超越了讨论理性预测的范畴。(卢永雄)

全文刊于《头条日报》「巴士的点评」专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