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化身创客 活用STEM知识提升医疗质素

2019-12-11 21:21

「学与教博览2019」今日揭幕,多所中小展示学生的创客成果。
「学与教博览2019」今日揭幕,多所中小展示学生的创客成果。

近年教育局全面推行STEM教育,不少学校更引进各种设备建构 MakerSpace(创客空间)环境,鼓励学生多钻研及实践。创客项目往往源自生活经验及观察,解决困难,有中学生团队研发出判断柏金逊症病徵的快速测试装置,准确度高达九成。

机械臂 助行动不便者操控家电

一连三日的「学与教博览2019」今日揭幕,二十多所中小展示学生的创客成果。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共展示三个与影像辨识应用有关的装置,当中的「机械臂控制家居电器装置」系统使用了Google AIY Vision Kit,配合TensorFlow训练,能辨识使用者的不同手势,从而控制家居电器开关。创作团队指,创作概念源自有同学的家人是行动不便的伤健人士,故希望为他设计出一个即使坐在轮椅上展示手势,都能操控家居电器开关或抓住物件的装置,团队称由构思到完成整个装置花了约三个月时间。

学生团队须为每个手势输入至少50张图片,方便装置辨识。
学生团队须为每个手势输入至少50张图片,方便装置辨识。

手绘图案  判断柏金逊症症状

燕京书院学生团队又针对柏金逊症常被误以为年纪大或退化引起的问题,研发出「柏金逊症快速测试装置」,利用OpenCV与Python程序,辨认长者手绘的綫条图案,让侦测器快速判断长者是否有柏金逊症的病徵。

负责项目的李家明老师指,装置虽未能代表医护人员准确判断柏金逊症病徵,但能快速提前判断长者是否有柏金逊症的先兆,让长者及早求医,减低医疗成本,他指团队已搜集到大量真正柏金逊症患者的手绘綫条图案,并输进装置中,目前装置辨识准确度已高达九成,期望下一步能与志愿机构合作,搜集更多真实数据让装置能更进一步侦测出已有柏金逊症症状的长者的严重程度,及早为他们作出最适当治疗。



影像辨识垃圾  自动分类回收

香港垃圾分类尚未全面普及,因此燕京书院创作团队就特设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利用AppInventor编写手机应用程式,配合Microsoft的Image Recognizer API,辨识回收垃圾的类型。装置用法简单,用家只须将垃圾放在装置上,并以手机拍下照片,再传送到Microsoft的分类平台上,数秒后装置就能自动将垃圾按分类转到不同角度,并放进相应的回收箱中。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透过手机拍下影像辨识,协助用家自动分类垃圾。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透过手机拍下影像辨识,协助用家自动分类垃圾。

智能药剂师快速派药  省却公营医院取药时间

公立医院药房经常大排长龙,取药需时,乐善堂梁銶锯学校(分校)四名小学生合力研发的「智能药剂师」装置,帮助普通病患者透过扫瞄诊纸上的QR code快速取药,全程毋须人手配药,减省急症室人手。装置中的手机应用程式更连接医管局公营医院的急症室轮候时间,让市民预先查阅。

负责项目的梁培恩老师表示,很高兴学生能将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透过不断改良,最后制成这个「智能药剂师」装置,她称该装置更获教育局举办的「智慧城市专题研习计画18-19年」杰出奖。

「智能药剂师」分为大型派药机(左)及手机应用程式两部分。
「智能药剂师」分为大型派药机(左)及手机应用程式两部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