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平乱要学汉景帝

2019-11-04 10:55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因《逃犯条例》修订触发的社会运动自六月开始以来,持续了近五个月。虽然修例已经撤回,但运动亦已变质,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街头暴乱。虽然暴乱的时间拖长,参与人数显著减少,乱局却始终未能停止,暴力程度更有升级之势,而且变得游击化。在市民上班的日子,都有零星的街头堵路和冲突,对本地经济民生造成困扰。从刚公布的数字,可以见到第三季经济明显倒退。情况继续下去,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零售行头,恐怕捱过圣诞节便要倒闭。

惠帝心慈手软失江山

究竟如何能够尽快止暴制乱,刹停乱局呢?有商界人士换脑思考,站在抗争人士角度去想,政府采取甚么行动,是他们最担心的呢?或者从中可以找到一些止暴灵感。

该商界人士说,如果他是抗争人士,有两件事情是最不想见到的。第一是怕政府采取一致性的强硬围堵打击策略;第二是运动持续走下坡,失去了群众的支持,与运动「割席」。从敌人害怕的弱点出发,政府面对这个乱局已有很长时间,其实应该开始出清晰的止暴讯号,要激进示威者和支持他们的人士不再对运动有错误的幻想,认为会有喘息空间,期望有停停打打,不断壮大自己的机会。

历史上,类似内乱曾不止一次出现,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结果。商界人士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明朝惠帝时的「靖难之变」,另一个是汉朝汉景帝的「七王之乱」。

明初,惠帝朱允炆接替开国皇帝朱元璋之位,其叔父燕王朱棣不服,以「清君侧」(指惠帝身边提出削弱亲王的齐泰和黄子澄)名义起兵,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平定祸乱)。

刘启及时纠正策略错误

惠帝由于心慈手软,议而不决,打打停停,任用不知兵的李景隆为统帅,最后被燕王抢走了皇位,明惠帝在混乱中下落不明,成为历史悬案。

汉朝景帝的例子则是成功平乱。景帝是西汉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分封儿孙成任诸侯王,由于地方诸侯日渐坐大,对中央政府造成威胁。汉景帝刘启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诸侯封地,结果引起实力非常强大的吴王刘濞不满,又以「清君侧」(这次指晁错)的理由,联同其他六国亲王起兵作乱。初时,景帝也采取怀柔的策略,为了平息作反诸王的怒气,杀了晁错,但其后诸王叛乱更甚,大臣因为景帝杀重臣人人自危。

错行软弱路綫的景帝,最后认清诸王作乱其实是要夺权,于是策略大变,拉拢了忠于中央的诸侯梁王支持外,配合强硬打击的做法,派太尉周亚夫、窦婴等悍将镇压,约三个月时间便平定七国之乱。景帝初时虽然犯了错误,杀错了晁错,但能够及时看清夺权的事实,分清敌我,快速改变战略,以强硬手段应对,结果能够平息叛乱。

在刘启平乱过程中,一个重要战略,是全力稳住梁王扼守要塞,把叛军主力堵死,周亚夫则作出配合,绕到后面全力捣毁敌人的补给,实行釜底抽薪。梁王虽然因此被打得透不过气,却把对方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泥沼。

回看香港的情况,从种种迹象看,反对势力根本无意要与特区政府讲,而且步步进逼,要把资源和权力拿到手上。在这个情况下,特区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其实已经清楚不过。

看香港在回归后的民生和经济,不可以说没有发展,只是反对力量不断在舆论作出攻击,在社会不同层面渗透,特区政府认为以和为贵,事事忍让,结果令他们坐大。在过去的五个月,反对阵营不断地破坏香港的秩序和民生,已令到社会出现大混乱。由于今次事发起源提出反修例,当事态不断变质后,政府仍然是打打谈谈,应对的路綫不清晰。既没有看清对手想全面夺权的战略意图,也没有把抗争者行事的不合理,对法治、经济以至民生的危害和影响,直接有效的告知市民大众。

梁王死守周亚夫包抄

汉景帝能及时从叛乱的危局中脱险,最重要是及时认清了七王不是可以议和的对手。在战术上成功统合梁王和周亚夫两条战綫,先死守顶住对方攻势,同时包抄彻底瓦解敌人的力量。现时警方总算把暴乱势头控制,政府要做就是统领各部门去协力围堵,弱化他们的支援和补给,这应该是熟悉政务的现届班子优而为之的工作。

吸取历史的教训,当面对敌人时,三心两意,心慈手软,结果只会害到自己。商界中人认为,要平乱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在于能否认清大局,及早出手,贯彻始终。否则应断不断,最后只会自受其乱。(特约作者:陈约翰)

全文刊于2019年11月4日《星岛日报》「港情周记」专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