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港人精神健康不及格 教师遭母斥「黄师」愤而离家出走

2019-10-09 19:52

41.4%受访者认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负面影响。
41.4%受访者认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负面影响。

「2019精神健康月」筹委会今日公布「全港精神健康指数调查」,发现2019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数平均分为46.1分,为历年最低分,年轻人受社会事件影响精神健康的比例较去年大幅上升,精神科医生麦永接指社会气氛令市民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的机会上升,自杀情况亦令人忧心,呼吁市民若岀现急性压力症状或持续情绪低落需立即向身边人求助。

「精神健康月」筹委会在今年6月21日至7月4日透过电话访问了1009名15岁或以上市民,以身心健康指标调查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数,52分为合格,发现超过过半数受访者精神健康指数不合格,平均分为46.1分,创历年调查新低。调查亦问及受访者各个生活范畴对其精神健康有多大的负面影响,41.4%受访者认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负面或颇负面的影响,较去年上升23%,其中15至23岁的年轻人受影响幅度最为显著。

除了「社会争议」,受「家庭」范畴影响精神健康的数据亦有较去年上升四分一,精神科医生麦永接指,家庭原是各人的避风港,但受成长背景等因素影响,难免在政治立场上产生分歧,从而影响家庭关系及精神健康,认为情况值得关注。

现职中学教师的施小姐曾患有抑郁症,家中自6月起分为两边立场,她与哥哥支持示威者,而父母则支持政府及警察。施小姐一直避免与父母讨论政治议题,以免发生争执,但数日前示威者行动升级,令施小姐母亲向施小姐大发脾气,指读书人应该明辨是非,批评施小姐是「黄师」,不但没有阻止学生上街示威,更煽动他们作出非法行为。施小姐对于母亲的无理指控感到愤怒,大声向母亲说出自己理据后离家出走,其后要丈夫作中间人调停。

麦永接指施小姐的案例是冰山一角,曾有情绪问题的病人面对类似事件会令病发机会上升,他指「政治事件总有一日会完结,但家人的感情是一世」,当双方政治立场有分歧时应尝试理解对方,求同存异,避免冲突及强迫对方与自己同一立场。

筹委会主席冯祥添亦指,是次事件比2003年「沙士」情况更严竣,当年「沙士」完结后大家都希望同心建设好香港,然而是次政治事年令社会分裂,即使事件完结亦会令社会气氛消沉,呼吁各方人士秉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为香港社会寻求最佳出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