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逾半母亲骨质疏松骨折致行动不便 近两成半女儿要辞工照顾

2019-08-28 13:31

骨质疏松关注组主席黄敏儿(左一)、梁沛珍孙儿劳先生(左二)、曾三次骨折的梁沛珍(右二)及香港骨质疏松基金会名誉秘书罗尚尉医生(右一)吁长者尽早用药治疗骨质疏松及做好防跌措施,减低连环骨折风险,以避免终生受骨质疏松折腾及成为家人负担。
骨质疏松关注组主席黄敏儿(左一)、梁沛珍孙儿劳先生(左二)、曾三次骨折的梁沛珍(右二)及香港骨质疏松基金会名誉秘书罗尚尉医生(右一)吁长者尽早用药治疗骨质疏松及做好防跌措施,减低连环骨折风险,以避免终生受骨质疏松折腾及成为家人负担。

本港每年有近2万名长者因跌倒入院,女性占3份之21,不少是源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引致连环骨折,长远影响活动及自理能力,更可能要依赖家人照顾。一项调查发现,曾骨折的母亲逾半活动能力受损,有24%的女儿需要辞工或工作受影响,反映骨质疏松影响整个家庭两代人。骨质疏松关注组及香港骨质疏松基金会吁长者做好防跌措施及尽早用药,减低骨质疏松引致的连环骨折风险。

本港人口老化预计于2066年,每3人就有一人属65岁或以上,骨质疏松将愈趋普遍。骨质疏松关注组于本年3月进行的「母亲骨折影响两代人生」调查,访问了606名女性,包括曾经骨折、骨裂或确诊骨质疏松症的40岁女性(「患者组」),以及母亲仍然健在的35至59岁女性(「女儿组」)。

调查发现「女儿组」27%受访者的母亲曾骨折或骨裂,当中74%认为是母亲自己不小心跌倒导致。另一方面「患者」年纪越大,出现多次骨折的比率越高,50-59岁「患者组」出现2次以上骨折仅19%,至70-79岁组别则大幅攀升至59%。同时,年纪越大,出现瞳骨骨折的机会越大,仅6%的65-69岁「患者组」曾出现瞳骨骨折,但至90岁以上,则大幅上升至75%。

调查同时了解妈妈骨折对其女儿的影响,结果发现「女儿组」的母亲骨折后,57%母亲行动不便,要拿拐杖或以轮椅代步、41%失去自理能力、29%要长时间卧床,更有17%需入住老人院舍。而因母亲骨折,37%女儿认为造成经济负担,更有24%需辞工或影响工作,有21%要聘请看护。

现年78岁的沛珍曾先后3次骨折,首两次分别是手腕骨折及脚掌和脚趾骨折,曾需打石膏3个月,及一度要以轮椅代步。及至2016于长者中心唱歌时无故跌倒,送院后发现第三节脊椎骨折,要住院日。出院初期沛珍只能长时间卧床,外出要使用助行架,另一方面脊椎骨折引致的腰痛持续,甚至因腰痛难耐而再度入院并入住疗养院。其后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骨质疏松预防及治疗中心」的「赛马会长者骨骼健康计划」‘有职业治疗师教她使用助行架走路,纠正其姿势,并为她家居安装扶手,减低再跌倒的风险。

骨质疏松关注组主席黄敏儿(注册社工)认为,调查显示只是一人骨折,却严重影响两代人,所以骨质疏松问题绝不能忽视。 「

骨质疏松关注组及香港骨质疏松基金会呼吁,脆性骨折患者应及早用药,并配合防跌介入治疗以预防连环骨折,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目前医管局已将多种骨质疏松症药物纳入为药物名册资助药物;今年4月起更增拨资源扩阔其应用,让更多病人受惠,有骨质疏松症或曾骨折的人士,可向医生查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