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栢贤指本年底前可增聘约50名海外医生 料可舒缓人手不足问题

2019-05-25 16:16

陈肇始、梁栢贤等人出席「公营医疗改革论坛」。
陈肇始、梁栢贤等人出席「公营医疗改革论坛」。

民主党今日举办「公营医疗改革论坛」,就公营医疗系统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进行讨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医管局行政总栽梁栢贤、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医学会副会长林哲玄等出席。陈肇始承认,本港在发展基层医疗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相信未来推动地区康健中心及公私营合作,可分流公营医疗的病人。梁栢贤指,透过有限度注册来港的医生今年底可额外增加50名,联同现时12名已工作的医生,相信可舒缓医院人手不足问题。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认为,基层医疗可做好把关工作,减少病人进入医院及急症室,但承认现时基层医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指政府需有前瞻性解决医疗系统问题,早前已宣布推行第一个及第二个10年建院计画,而今年9月将会在葵青区开始首间地区康健中心,加上自愿医保、医疗券、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画等,相信可将公营医疗病人分流至私营医疗,减轻现时公营医疗压力。

医管局行政总栽梁栢贤表示,本港人口老化严重,由于近年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长者即使身患多病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但当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治时,往往需要进行更多诊断,导致医疗压力大增。他又批评,政府自2003年削减医科生数目,使现时人手无法应付需求,加上硬件配套不足,最终造成现时各方面问题。

海外医生方面,梁栢贤指,本港现时约有12名医生透过有限度注册来港执业,预计今年年底将可额外招聘共50名医生,相信有助舒缓现时人手不足的问题。他又特别提到,本港发展公私营合作需要十分小心,认为若在专科大力推动公私营合作,会加剧医生到私营市场执业,认为近年眼科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批评,医管局大会代表性不足,形容大会成员大多是「达官贵人,拥有很多公职,看病也不会去公营。」他更点名批评立法会议员、医管局大会成员卢伟国,指卢出席率非常之低,应替换其他人加入大会。他指,大会中现时只有一位病人组织代表,但能力有限,认为政府应改革医管局管治,加入更多基层声音发表意见。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黄碧云建议,香港可列出海外著名医学院名单,让英国、加拿大、澳洲及纽西兰的医学院毕业的港人专科医生,可申请在香港的公立医院、两间医学院或卫生署工作,而有关生若完成两个3年合约后,通过监督可辖免执业资格试,成为本地注册专科医生。

陈肇始承认,现时基层医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陈肇始承认,现时基层医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