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应寻求内地医护支援

2022-03-10 08:05

如今疫情已经全面扩散,政府似乎打算推迟全民检测,将重点放在救助病患和防止高危的地方,例如老人院的疫情爆发。国家衞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早前提出「三减少」,借鉴内地抗疫经验,优先实现「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他认为采取这一模式后,患者死亡率能大幅下降。

内地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一方面要将染疫者和密接者隔离,将他们和健康的人隔开,另一方面要救助染疫患者,会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层级。

一、大型而广泛的方舱医院收治轻症者,方舱医院有两种,一种是将室内运动场改建,一晚就可以完成。另一种是建设出来的方舱医院,例如青衣的方舱医院,一间房可以住三个人。有入住者抱怨不是单人房间,我们就不要抱怨了,隔离设施不是度假酒店,目的是要收治大量病人,设施难免因陋就简,市民应该忍耐。

二、重症医院,例如内地临时搭建的火神山医院,主要收治较严重的新冠病人,每个病人都有独立房间,都是负压的,目的是减低传染性。

三、ICU病牀。有小部份危急的病人,需要入深切治疗(ICU)病房,可能还要使用呼吸机。这类病人虽然属于少数,但若没有足够的ICU病牀,一旦出现较多的危急个案,就要选择先救谁,而西方国家医院选择将ICU病牀和呼吸机留给年轻的人。

现时特区政府正在大量建造专门收治轻症病人的大型方舱医院,并先调动现有医院成专门医院,伊利沙伯医院三月九日起成为定点医院,专门收治新冠病人,其他专门医院陆续有来,集中治疗,可以减少重症减少死亡。

截至三月八日,有八千三百五十九个新冠病人住院,当中有六十九人危殆要住ICU病牀。八千多人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还有每日急增。

这里涉及一个医疗挤兑的问题,除了病牀数量之外,病牀也需要人手去运作的。香港正面对人手短缺问题,一来突然之间有大量病人涌现,二来有不少医护人员也染疫,虽然医管局已表示,染疫的医护人员在七天之后可以重回岗位工作,但是,可以想像香港大量加建临时医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将极之缺乏。

据悉在阿爷表示会全力支援香港,要香港提出要求中央协助清单时,医管局提出香港需要内地支援数千名医护支援人员。从原则、理念到具体安排,都有反对声音,例如指若内地数千名医护来港,单是安排他们的住宿,已有问题;又有人认为香港的私营医护人手已经足够,只要政府肯花钱的话,理论上就可以找到本地的私营医护人员帮手,根本不需要内地医护人员来港协助。

这些争论这样,又争论那样的意见,实际上是在不断地伤害人命。请特区政府记住「生命至上」这个大原则,即使我们在短期内清零失败,即使我们暂时仍没有能力去做全民检测,即使我们想将救助病人当成现在的目标,但政府都要明白,

一、疫情远未受控;二、现时的医疗挤兑的情况极其严重。议而不决,增加死亡。

香港政府就不要再花时间去拗这拗那,应该马上通过引用《紧急时期条例》,让内地医护人员可以暂时来港工作。向中央请求派数千名医护人员来港,一下子解决本地医护的瓶颈,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要拗,就留待以后再拗吧。记着现在是在打仗。

全文刊《头条日报》专栏「巴士的点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