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专访|岭大鼓励申请高水平专利 养成产学研
2024-12-17 11:17
本港近年致力发展科研,但一直存在产业链不足、难以将产品转化应用等问题,岭南大学跨学科学院院长陈曦在本报专访中表示,学院透过改变教授评核机制,鼓励专利申请,「同时希望更多人看到岭大」。虽然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拨备百亿元作创科技基金,陈曦期望政府亦要有耐心,并可长期支援科学家创业。他又认为,本港需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协助科学家为产品寻找市场。
陈曦认为,本港科研气氛与美国相似,较侧重基础研究。为了推动产业化发展,他在岭大跨学科学院提出新方式评估教授的科研表现,鼓励专利产出,「专利申请我们先抓住数量,没有足够数量,品质肯定上不了去。」陈曦表示,「我提出的只是希望一定程度还原科研本质,比如说教授今年能给我写出5个美国专利,我其他(科研评分)都可以不看;哪一位教授能发一篇《自然》或《科学》期刊论文,其他我甚么都不看,就是优秀。」他表示,做法既能顾及专注基础研究的教授,也可鼓励申请高水平专利,「产学研的习惯就会养成」。
港科研产品须面向内地
科研取得专利后,还要转化为实际应用,陈曦称本港转化率只有数个百分点,而深圳则有10多个百分点,美国部分大学更达20%,「香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在访问中多次强调,本港市场难以消化大量高科技科研产品,需要面向内地和一带一路市场。
《施政报告》预留100亿元作「创科产业引导基金」,透过基金引导市场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陈曦认为资金固然重要,政府同时要对科研界有耐性,给予长期资金支援。他又形容,科学家一般顾及技术发展,无暇兼顾科研市场化。陈曦认为,本港若要发展「产学研」,科学家需要与产品工程师和职业经理人夥伴合作,分别为科研产品保证及格率、控制成本等,以及推销产品和了解市场需求,但香港正欠缺这种模式,加上本港产业链有限,成为本港科研发展的局限。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