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初创AI软件改作文 采DSE中文科评分准则 约90中小学试用 今推出市场

2024-06-24 12:09

本地初创AI软件改作文 采DSE中文科评分准则 约90中小学试用 今推出市场
本地初创AI软件改作文 采DSE中文科评分准则 约90中小学试用 今推出市场

人工智能(AI)大行其道,教育科技产品应运而生,本地初创团队去年初研发本港首个中文作文批改软件「巫笔」,按文凭试中文科评分准则,15分钟内自动批改学生作文及生成评语,至今约有90间中小学试用,今日正式推出市场。有份试用的中学中文科主任吴嘉恩表示,乐见学生主动钻研修辞技巧「挑战」AI生成的内容,教师亦将省下的批改时间筹备课堂活动以「提供更优质的课堂」。

记者 卢嘉颍

中文科主任吴嘉恩(右1)表示,AI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与教师讨论生成内容的漏洞,旁为「巫笔」创办人庄凯淋(左起)及郑乐之、校长李建文。
中文科主任吴嘉恩(右1)表示,AI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与教师讨论生成内容的漏洞,旁为「巫笔」创办人庄凯淋(左起)及郑乐之、校长李建文。
位于葵涌的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今个学年安排中四及中五级各一班学生试用「巫笔」批改作文。
位于葵涌的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今个学年安排中四及中五级各一班学生试用「巫笔」批改作文。
中文大学音乐系硕士生郑乐之与庄凯淋等4名友人,去年初研发本港首个以AI批改中文作文的软件「巫笔」。
中文大学音乐系硕士生郑乐之与庄凯淋等4名友人,去年初研发本港首个以AI批改中文作文的软件「巫笔」。
师生需把文章拍照上传,软件会在15分钟内自动按内容、结构、表达等文凭试评分准则自动批改。
师生需把文章拍照上传,软件会在15分钟内自动按内容、结构、表达等文凭试评分准则自动批改。
「巫笔」创办人郑乐之
「巫笔」创办人郑乐之
「巫笔」创办人庄凯淋
「巫笔」创办人庄凯淋
中文科主任吴嘉恩
中文科主任吴嘉恩


中文大学音乐系硕士生郑乐之与庄凯淋等4名友人,去年初研发本港首个以AI批改中文作文的软件「巫笔」,师生需把文章拍照上传,软件会在15分钟内自动按内容、结构、表达等文凭试评分准则自动批改,生成近千字的评语及改写建议。软件今年3月更新至最新版本,至今约有90间本地中小学试用,已批改约3500篇文章,并获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科技园支持。团队今日将举行发布会,宣布将软件推出市场, 设有不同的订购计划,售价由9000元至96000元不等,视乎学校需要而定。


助文凭试考生备试

郑乐之表示,今日有125间学校报名出席发布会,数字比预期多,反映教育科技产品需求渐增。他期望目前试用的学校在新学年能沿用软件,并从中找至少10间先导学校紧密合作;又指目前试用对象集中为高中生,因应今届文凭试起中文科写作卷新增实用文写作,团队拟加入自动批改实用文的功能,协助文凭试考生备试。

位于葵涌的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今个学年安排中四及中五级各一班学生试用「巫笔」批改作文,曾用其评改2016年、2018年、2020年及2021年文凭试中文科写作卷的第一条题目。该校中文科主任吴嘉恩表示,课堂上学生主动标注AI批改错漏的地方,「学生喜欢和老师『求分』,故同学很投入地找AI错处,亦会标注有疑问的地方与老师讨论」,课堂气氛比以往更投入,教师亦能在解答过程中教导学生辨别AI生成内容的真伪。

延伸阅读:DSE中文科2024|阅读卷长文《繁盛》 问象徵手法有难度


教导辨别内容真伪

不过,运用AI改作文虽减省教师周末改文的时间,吴嘉恩坦言不少教师对AI仍「有保留」,「中文科老师本身的底子很厚,语文知识都信手拈来,但家长知道他们使用AI改文都会觉得在偷懒」,导致学界使用AI的速度比其他行业缓慢。她表示,现时教师会筹备课堂活动及预备其他教学材料,教授学生中华文化等课外知识作增润,「教师的推动力是学生,他们的工作未必减省了,但一定有更多时间提供更优质的课堂和调整学习材料。」

该校将在新学年起全面使用「巫笔」批改中文作文,校长李建文表示,学校行政部门现时亦会运用AI发通告等,他认为师生拥抱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亦要不断努力求进,善用腾出的时间巩固已有知识和技能,始能保持个人竞争力。

延伸阅读:DSE中文科2024|教师:阅读卷难度与去年相若 考生或对内地作家李娟感陌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