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2024文凭试|分析中文卷一阅读篇章(之一)

2024-04-22 14:00

2024文凭试中文科卷一(阅读篇章)及卷二(写作篇章)于早前圆满结束。再次请来卜美银老师(现任中文科老师),为各位莘莘学子拆解考题疑难及答题精粹。

2024中文科文凭试卷一选取新疆当代作家李娟的选篇《繁盛》为白话文阅读考材,内容叙述作者一家在阿勒泰乌伦古河南岸承包耕地种向日葵的经历,刻划其母及边地农人的劳苦与坚韧精神,同时表达对生态受损及人类生存的担忧与关怀,考生需解读不少抽象的象徵及意象,具有一定难度。而文言文两篇则分别节录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世説新语.任诞》,以及北宋文学名家苏轼的《东坡志林》,两者均涉及有关「达」的人生观讨论。

《繁盛》:世界改变了

《繁盛》收录于内地作家李娟的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题材以内地北方的农村和游牧生活为主,一般考生较少接触,加上当中涉及不少意象如「鱼」、「手电筒的光」、「红色及金色」、「一百年前的人」等,考生若未能掌握相关写作手法,或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现在就和大家一同细读这篇作品。

鱼:暗示大自然环境转变

文章开篇写作者想像一百多年前先人发现绿色河谷抚地痛哭,「他们」在此垦荒、定居,写出了拓荒者生生不息的坚韧。由于人类的出现,自然环境亦随之产生改变,人们为满足需求毫无节制地捕捞、引流灌溉,「掠夺」了鱼的生存环境,于是鱼的数量骤减,最后甚至消失。结构上,「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徵了自然环境的变迁,当生态环境仍然肥沃美好时,「鱼」是「繁盛」的;后来「再也没有鱼了」,说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作者在后文更想像所有消失的「鱼」在黑暗中现身,抒发了对人们破坏大自然的追悔之情,而文章反覆出现「世界改变了」一语亦强调了作者对此深感无奈。

红色与金色:繁盛背后的苦难与生存

作者和家人在承包土地的首年一同下地播种,第10段:「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彷佛播下了全家人的希望,而且希望当中渗杂了饥饿与畏惧、悲哀与疲惫等复杂感情,可见作者对庄稼的期盼和忧虑相互交织。第11段写:「我彷佛看到葵花盛放,满目金光中充满红色,黑暗般坚定不移的红色」,暗示了辉煌繁盛的向日葵对环境损耗和污染巨大,正如作者所言:「所有人只热衷于捕捉向日葵金色的辉煌瞬间,无人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人们只期待庄稼收成,但繁盛背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却置之不闻。

文中又写作者在处理种子时帮忙打手电筒,手电筒的光芒「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又在无边的黑暗中「撑开一道小小缝隙」,寄语即使生存环境恶化,仍要保持对生存的热情和希望,李娟曾这样形容农民:「我很少见过他们怨天尤人,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很顽强,他们才是真正的乐观。」文中她的母亲第一年种向日葵便失收,面对心血付诸流水,但母亲却坚决战胜恶劣环境,苦而不丧,作者以含蓄朴实的笔触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真切叩问。

繁盛:反思人与自然

「繁盛」的篇名具多重寓意,既指人类在这片土地定居前鱼群的「繁盛」,也指农人为了生存而开垦荒土,对收割庄稼寄以盼望的「繁盛」。第3段写枯萎的鱼尸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此处将「繁盛」褒词贬用,突出人类对生态破坏的严重性;第6段写「鱼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人们为了庄稼丰收、生活繁盛而苦心耕作,却因缺水、旱灾、病虫害等导致作物歉收,可见人类不断榨取本来「繁盛」的自然资源,最终却未能实现「繁盛」的愿望,流露作者对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担忧。

末段「我看到一百年前那个人冒雪而来」呼应开首百年前定居于此的第一批农人,结构严谨,作者「渴望如母亲一般安慰他」呈现了对人类生存艰难的慰怀,同时「又渴望如女儿一样扑上去哭泣」,作为大地的儿女,作者对自然环境受掠夺破坏流露悲痛,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至于两篇文言篇章皆以魏晋南北朝作为时代背景,同样谈及处世哲学,整体文言字词难度适中,惟考生需对人生有真切感悟方能推敲出篇章的深层意蕴。

《世说新语.任诞》:不愿名器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文人名士的轶闻琐事以及言行风貌,「任诞」指任性放纵,其时许多高士名家为求回归自然,纷纷脱离礼法,主张以本性无拘行事,以达致「达」的境界,当中不少人以此为名,毫无节制纵情享乐。

本篇则讲述东晋年间苏峻发动叛乱时,郡太守庾冰只身逃亡,幸得一个差役以小船载其渡江,并趁醉巧妙避过搜查才幸免于难。庾冰欲报答差役时,他却以「不愿名器」、「惟患不得快饮酒」表之,指出自己不羡官爵器物,只求馀生有足够的酒喝,于是庾冰答应满足其愿望,为他兴修大宅,买来奴婢,使其终身有百斛酒。故事中差役不但以智巧解庾冰之难,加上其地位虽卑微,却不为名利物欲为惑,只求一份饮酒之适意自得,因此时人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认为差役不只有智谋,而且处世旷达,可见魏晋时期不论士庶,皆见其「达」。

苏轼《东坡志林》:何必更埋

文言文第二则考材为苏轼《东坡志林》摘录内容,藉刘伶随身携带铲子以便死后可被埋葬的故事,令考生反思如何达致「通达」人生,不为外物所累,与第一则主旨有共通之处,其大意为:

刘伶(即刘伯伦)外出经常都携带铁锹,说:「我死了便立即将我埋葬。」苏轼说:「刘伯伦并不是一个豁达的人,棺椁衣衾,并不妨碍真豁达。若非这样,死去都已经完结,又何必要埋起来!」

本篇问及为何苏轼认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并非通达之人,扣连上篇有关「通达」的人生观,为同学提供解答方向的钥匙。故事带出世人赞誉的刘伶率真肆志,亦表露出魏晋乱世生命的可悲,「死便埋我」一语体现了刘伶对时代乱局深切的悲痛,世人皆以为刘伶这种行径豁达,但苏轼却不同俗见——指出刘伶内心仍受「形骸」等外物牵制,并非完全通达,既然生命已然结束,万物皆归于虚空,埋葬与否又有何分别?恰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中所言,古今多少杰出英雄和丰功伟绩皆被「大江东去浪淘尽」,自应活出「一尊还酹江月」的豁达与豪迈;又与《逍遥游》中抛弃「器物」成见的主张同出一辙,体现道家顺应自然的「无为」思想,以及佛教超越生死和无常的追求。

本篇作者苏轼年少时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强调仁政安民等思想;后期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则以佛老思想慰解自我,本篇呈现出其超脱物外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考生若了解作者背景,对其背后的思想主题亦能推敲一二。

总结

综上,三篇考材皆期望考生对生活环境及人生有所反思,从而追寻生存的本质及价值。白话篇章藉一个农民在河谷拼搏的历史和经历,探讨人与自然的共生且矛盾的关系,并从中体现对生存的信念;文言两篇涉及高层次的人生观及哲学思想,考生须迁移课堂所学并融会贯通方能体味文章深意。可见,要学好中文,多读多写似乎是不二法门,学子们应及早培养阅读习惯,以沉淀语文知识!

文:卜美银老师 现任中文科老师
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

《星岛教育》2024 DSE最新考试资讯、教材及备战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