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公民科|现代中国与国际事务—中国四大展会 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4-04-01 14:00

人物/ 持份者

  • 中国总理李强
  • 各国代表(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古巴总理马雷罗等多国领导人出席了11月的进博会)
  • 跨国企业
  • 国际组织

时间

  • 进博会:每年11月
  • 广交会:每年4至5月、10至11月
  • 消博会:每年4至5月
  • 服贸会:每年6月底或9月初

地点

  • 进博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 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 消博会:海南国际会展中心
  • 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首钢园


背景认知

上海进博会中国四大展会之一

上月圆满结束的进博会(CIIE),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全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宗旨是「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今年是第6届举办。
上海进博会与广州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南消博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及北京服贸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合称为中国「四大展会」,定位各有不同。进博会侧重货物和部分服务的进口;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和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聚焦货物出口,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消博会是全国首个以国际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服贸会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侧重服务业扩大开放。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曾列明「加强贸易促进服务,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可见四大展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为了积极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投入巨大资源和精力举办四大展会,为全球企业提供洽谈和合作平台。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为各国参展商提供了互相交流的贸易平台,扩大出口的机会。经过3年疫情,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在进博会的企业展上,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间企业齐聚,带来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动贸易、产业及消费升级,进博会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机会。

持份者观点

「中国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在开放大舞台上双向而行,相互成就。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求同存异,求同化异、求大同、存小异,求大跨小利、增加动力,以及减少阻力。」
──国务院总理李强

「四大展会共同构成了国家级商务会展体系,形成中国国际化大市场的『四轮驱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香港不但是『超级连系人』,更是『超级增值人』。我们除了助力促成合作,更会贡献多元的专业服务,并提供广阔网络和解决方案。我们欢迎国际和内地企业来港大展拳脚,善用香港优势,达至合作共赢。」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

事件分析

展会折射中国硬实力

进博会凸显中国扩大开放的意志与决心,体现中国平衡全球贸易的大国责任,折射中国为全球贸易作贡献。中国强大的贸易实力,使进博会成为全球贸易活力的窗口。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还是全球重要的进口市场。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2大进口市场。其次,据国际金融论坛最新发布的《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5.2%,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凸显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韧性和复苏的企稳。

质疑成效沦政治表演

虽然参展企业众多,但出席会议的国际政要及世界主要经济体代表却寥寥可数。有意见批评进博会的成效有限,更像是一个「政治秀」,而不是商业活动。根据资料显示,自首届进博会以来,参与率已从42%下降至32%。那些在参加过之后选择今年不参加的人表示,投资价值下降和政策变化有限是他们不参加的原因。因境内消费疲软以及越来越紧缩的法规,也是西方国家考虑的因素。

香港担当联系人

香港作为大湾区最国际化的城市,有遍布全球的国际网路和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内地的对外贸易中,香港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内地的第4大交易夥伴。香港是连结内地和世界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首选窗口,是服务国家高水平双向开放的首选平台。未来要继续扩大和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重点关键字
#贸易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 #硬实力 #全球贸易 #国家开放

文:时光;图:星岛图片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