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出炉 倡勿局限纸笔考试 本月起办教师培训

2024-03-05 11:25

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昨公布,加入「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与创新」两项重点,有校长相信可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昨公布,加入「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与创新」两项重点,有校长相信可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常识科将在2025/26学年分拆为科学科和人文科,教育局早前向小学发问卷等谘询意见后,昨发布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加入评估原则、学与教策略指引等新内容。评估方面,框架明文建议学校不应将评估方式局限于纸笔评估,尤其应在小一及小二避免采用纸笔考试。至于早前学界关注课时比例或过长,框架定稿未有改变,课时规划建议维持不变。津贴小学议会主席苏炳辉同意小一不用纸笔评估,但小二应弹性处理,为小三的全港性系统评估(TSA)提供「过渡期」。

本报记者

小学常识科将在2025/26学年分拆为科学科和人文科。
小学常识科将在2025/26学年分拆为科学科和人文科。
教育局早前向小学发问卷等谘询意见后,昨发布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
教育局早前向小学发问卷等谘询意见后,昨发布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定稿。
框架定稿加入多项新内容。
框架定稿加入多项新内容。
框架指出,纸笔评估并非唯一评估方式。
框架指出,纸笔评估并非唯一评估方式。
框架定稿称,科学科具有「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与创新」两个学习重点。
框架定稿称,科学科具有「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与创新」两个学习重点。
教育局昨公布将在龙翔官立中学设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基地」。
教育局昨公布将在龙翔官立中学设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基地」。


教育局昨向小学发通告,指科学科的课程框架修订稿在上月提交课程发展议会获接纳,并公布课程框架的定稿。框架定稿加入多项新内容,包括学校的评估原则,教师在设计评估时,应遵循科学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所学和发挥创意」的原则,而纸笔评估并非唯一评估方式,「小学科学评估绝不应局限于此,尤其是在小一及小二」,鼓励学校腾出时间,进行科学探究和实地考察。


课时规划维持不变

框架定稿称,科学科具有「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与创新」两个学习重点,分别以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以及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培养创造能力及创新思维为目标。课程框架列出多项活动内容和工程设计例子,例如通过「公平测试」验证外科口罩预防飞沫传播的功效,以及设计隔音装置等。至于学界关注的课时问题,框架定稿未有调整,维持小一至小二各64节、小三至小六每年96节,分别包括8节和12节弹性课时,同时建议增加实地考察等多元教学模式。

对于定稿加入评估部分,津贴小学议会主席苏炳辉同意小一不用纸笔评估,但小二应弹性处理,原因是为小三TSA提供「过渡期」。至于小五小六生要面对呈分试,他期望当局能调整总结性评估及进展性评估的比例,「例如把后者由现时的20%增至40%」,以减轻学生负担。


倡推科学探究和考察

对于文件建议增加实地考察等多元教学模式,但课时未有调整,苏炳辉形容是「难为了老师」,期望当局能提供主题式教学的相关指引,助学科释出课时,提升多元教学的空间。

另外,落实小学科学科课程框架,需要师资配合,教育局昨公布将在龙翔官立中学设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在本学年提供培训。其中,首轮「开设小学科学科教师专业培训系列」课程将在本月至7月举行,提供3600个名额,教师须完成至少12小时的系列课程及指定教师培训课程,才可获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培训证书(30小时)」。

至于首轮「小学科学课程领导专业培训证书课程」,则在下月至11月举行,共提供360个名额。教育局强调两项证书课程均非担任科学科科主任或级统筹的要求,只属鼓励性质。

参考新闻:小学科学及人文科 呈分试、教科书安排未定案


「动手做」带来挑战 特校冀政策拆墙松绑

除了主流学校,小学科学科亦会推展至特殊学校。特殊学校议会表示,理解推动科学教育是大势所趋,但除了难以招聘教师,科学科「动手做」的原则亦为特殊学校带来挑战。议会主席李静雯表示,期望政府在不同政策拆墙松绑,助特殊学校推行科学科。她又称弹性课时缩减,或影响学生身体机能发展,冀当局可检视。

李静雯解释,科学科以学生「动手做」为重心,在严重智障学校和肢体伤残学校,「有些学生是严重残疾,可能只有一只手指能活动」,做实验需要「一对一」由他人协助。她表示,特殊学校可为每班聘请一名教学助理,在科学科课堂时协助学生体会实验和科学原理,但教学助理人手长期紧张,期望当局能调整其待遇。


冀当局再检视课时

师资方面,小学一直难以聘请具科学背景的教师,「小学教师必须有教育文凭资历方可任教」,特殊学校的课程需要校本调适,李静雯期望当局能拆墙松绑,协助特殊学校招聘人才推动科学科。特殊学校校长梁永鸿称,教育局在2022/23学年起,容许小学和特殊学校聘请未具教育文凭资历但具科学背景的人士担任教师,但计划下学年结束,他希望当局延长。

李静雯亦关注推行科学科和人文科,合计课时较常识科多,或影响弹性课时。她称学校现时会用弹性课时会为学生安排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冀当局可再作检视。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