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校长李子建挺23条立法 称无碍聘海外人才 教大有意参与北都大学教育城

2024-02-21 17:12

李子建(中)称,教大有意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除发展科研外,亦会结合社会需要,例如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陈嘉婉摄
李子建(中)称,教大有意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除发展科研外,亦会结合社会需要,例如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陈嘉婉摄

《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公众谘询,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23条立法是特区宪制责任,教大会适时更新国安教育内容,又认为立法对大学学术自由影响不大。对于政府的北部都会区计划,他称大学对北都大学教育城有兴趣,亦会结合该区的需要,例如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援。下学年起,八大的非本地生学额将可增至40%,他坦言大学以师训课程为主,学额亦将兼读课程计算在内,难达40%上限。

记者 蔡健行

教大校长李子建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是特区的宪制责任。
教大校长李子建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是特区的宪制责任。
李子建(左二)指,大学有既定政策保障学术自由。
李子建(左二)指,大学有既定政策保障学术自由。

 

教大今举行传媒春茗,校长李子建出席时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是特区的宪制责任,「这是宪法方面对特区的期望、要求,我个人是支持的。」他称教大早前成立的国家安全及法律研究中心会适时更新国安教育的内容,又表示中心除了关注相关议题的教师培训,亦会兼顾公众教育。


教员离职无关移民潮

外界关注23条立法会否减低人才来港的吸引力,李子建表示仍有不少海外教员将到教大就职,招聘工作顺利。被问到上学年教员离职率达13%是否与移民潮有关,他强调实际离职人数不多,「离职情况并不严重」,又指因移民而离职的教员只属少数。

被问到23条会否影响学术交流,李子建强调香港特区有需要为23条立法。他又指,大学有既定政策保障学术自由,教师亦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在适当、合理的规限下进行学术交流,看不到会有很明显的影响。」

政府计划发展北部都会区,李子建称北都除了会建设大学教育城,亦会发展新的大型社区,认为除了顾及大学科研发展,同时要结合社会需要,例如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援。李子建续称,北都是2030年后的规划,届时本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将更紧密,「如有机会参与北都,希望可与大湾区的社区服务和科研有更多合作。」副校长(学术)郑美红称,大学构思在北都设置教育中心,应付该区需要,例如进行教师培训等。


非本地生短期难大增

为配合政府建设国际教育枢纽的目标,8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招收非本地生比例,可由下学年起提升至本地学生资助学额的40%。李子建坦言,大学的资助学额除了全日制课程,亦包括高级文凭和兼读制课程,加上大学以师训课程为主,较难吸引海外学生。郑美红补充,非师训课程较受非本地生欢迎,「一来本港师训内容未必适合他们家乡,二来未必所有学生都有意留港教书。」她表示,大学在短时间内非本地生人数难达40%上限,「即使全日制的本科课程非本地生人数已达40%,但与副学位、兼读课程合计,最终也只有10%多。」

郑美红表示,大学将积极到海外多国招生,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南亚,料非本地比例可升至逾20%,「不过有时也要视乎那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决定,始终香港的生活指数高,不少学生都需要大学的奖学金。」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