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助「走塑」

2023-11-17 11:28

魏涛(右)表示,团队会继续改进BC薄膜的多功能性,供业界更广泛地应用。
魏涛(右)表示,团队会继续改进BC薄膜的多功能性,供业界更广泛地应用。

即弃胶餐具管制措拖即将实施。响应餐饮业「走塑」趋势,中文大学近日发明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相比不可自然降解的的一般塑胶,新研发包装膜只需1至2个月就能够在自然环境完全降解,有望取代商业用塑胶。中大理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兼化学系教授魏涛指,团队正物色可量产包装膜的工场,为商品化铺路。同时,团队亦将继续研究物料的多功能性,期望未来能供业界更广泛地应用,为环保出力。


1至2个月自然降解

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主要成分为研发制成的细菌纤维素(BC薄膜),再加入大豆蛋白及海藻酸盐,或混入化学物料,以创造抗水、抗油、抗氧及抗水蒸气的包装膜,达至食物存封之效。魏涛解释,BC薄膜制作材料简单,以茶叶、糖、水及存在于果醋的醋酸菌混合而成。包装膜以食物制成,因此可直接食用,「例如制作即食面内装有食用油的包装,煮食时可以连同包装掉进去煮。」不过,他强调要避免过分食用,确保安全。BC薄膜除了可制作食物包装膜,亦可制成保鲜纸及保鲜袋,成品于1至2个月内亦能够自然降解,相比现时常用的PLA薄膜,需要在特定温度的堆肥环境下才可分解更环保。

研究由2020年4月,到今天能够发布成果,历时3年多。魏涛指,最大挑战是改变BC薄膜性能,以达至食品储存的果效。他解释,要改变BC薄膜性能,主要是把BC薄膜以物理或化学方式混合其他成分,令成品达至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具备透明柔韧、抗氧化的特性,以致保存如香蕉、草莓等容易氧化的食品时,效果比普通密实胶袋更好。

不过,魏涛认为BC薄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团队将继续改进物料的多功能性,「尤其是其热塑性,以制作新型薄膜或涂层,供业界更广泛地应用。」团队亦正物色选址以量产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为商品化铺路。

记者:陈在心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