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遇到聊天机械人 如何过渡至未来教学新常态?

2023-06-06 16:25

「AI聊天机械人」(Chatbot,例如ChatGPT、Copilot等)近日成为热话,「AI聊天机械人」是一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式(AI),通过学习海量资料,及与人类对话、交谈,从中学习及积累知识。这类程式中以ChatGPT最多人讨论,商界部分公司已使用它撰写社交媒体帖文或客服回应,效果媲美真人写作;电脑程式员用它来写电脑程式,政府高官也可能用它撰写公开演讲的发言稿。

「AI聊天机械人」也可视为虚拟助理的一部分,若与其他应用程式和通讯平台等连接,可扩展至更多复杂及高级的功能,达到真正「智能」。面对功能强大的「AI聊天机械人」,教育界在这方面又会如何应对?AI是否可广泛应用在教学上?未来的教育将会如何?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进行「全港小学教师应用人工智能(AI)教学情况」问卷调查(2023),了解小学管理层暨教师对于AI的了解程度、现时将AI应用在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师面对的困难等等。研究希望探索教育科技可以如何辅助教学,并寻求可行的方案。是次调查收集了二百多个学校管理层暨教师(学科主任、副校长、校长等)的意见。

侯杰泰  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
侯杰泰 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

教师认为聊天机械人 帮助大但不可靠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超过9成教师从不同渠道知道「AI聊天机械人」这个新程式,约3成教师曾试用「AI聊天机械人」,但是只有11%有持续使用(每星期数小或以上)。他们大多利用「AI聊天机械人」设计工作纸、评估、题解及编写教案等。接近7成教师认同教师需要接受如何应用这类程式的培训,逾7成认为要学习如何在教学上应用,但大部分亦关心如何防止学生使用这些程式,更有高达8成的教师表示需要关注及了解这些软件涉及的道德问题。

虽然教师们无法指出「AI聊天机械人」有何主要功能,但接近5成的教师相信「AI聊天机械人」在各种教学用途上能提供帮助,包括提供题解、学生自学、协助老师自动批改、按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人化的教学,以及分析学生成绩等。与此同时,他们不一定充分了解「AI聊天机械人」的功能,认为「AI聊天机械人」有不少缺点,包括:只能回答一些简单资料性的问题;所得资料需要整理、筛选及判断才能使用;资讯错误及创造性不足等。似乎「AI聊天机械人」并不能完全解决教师的痛点,而教师目前对「AI聊天机械人」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如何避免学生使用,教师如何善用等仍有很多及很大的问号。

教师对「AI聊天机械人」弱点的看法部分正确,「AI聊天机械人」乃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及机器学习算法,撷取输入的关键字,再从语言库中找寻最合适的应答句,因此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奇怪情况,不过它们也不断在学习改进。

教师未感到压力作改变 但仍会加强网络上的学习
调查亦发现,大部分教师保持观望态度,相信「AI 聊天机械人」就像以前计算器(Calculator)的出现,教学并不需要作重大的改变。部份老师认为只要热潮一过,传统教学仍然是主流。不论中、英、数,均有5成的教师认为不需应对「AI聊天机械人」的出现而改变现时各学习范畴的讲授时间。认为需要改变的教师,则认为应该增加讲授时间。

然而,目前「AI 聊天机械人」令人忧虑的准确性及其他问题及功能未能完全解决前,教与学又应如何为新AI时代作出准备呢?问卷调查显示逾9成教师认为我们需要加强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如何在网上做功课和学习新的知识。

教育数位转型是未来大趋势,学生更常从网络而非教授获取知识。现时已有电子学习平台利用教学科技,不单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量,拆解教学痛点,令教师减少不必要的批改工作;并可提供个人化的学习,照顾学习多样性。这些平台的学习内容及评估亦可诊断出学生的强弱,并根据能力派发合适程度的自学影片与跟进练习,「自适应学习」达至因材施教,拔尖补底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成绩。当然这些平台日后会随着AI成熟,也会引入有效的功能。当科技一日千里的时候,我们应让教师及学生可及早适应新的学与教模式,利用更多个人化网络自学工具,整装待发迎接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随着「AI聊天机械人」面世及不断改良,相信新常态会提早开展。教育局刚于于5月24日在立法会书面公布已制订《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内容包括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有兴趣可浏览下列网页: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5/24/P2023052400282.htm?fontSize=2

(教育资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