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财务遇挑战 创新融资不可缺
2025-01-03 00:00香港公共运输政策以铁路为骨干,当中以港铁为核心。长期以来,港铁除了传统的票务收益,也可通过发展车站上盖物业赚取收入。有意见认为,这是最大股东,亦即特区政府给予港铁的「厚待」,反观其他公共交通营运商却在苦苦支撑。这种民粹声音似乎很合理,却经不起推敲。
港铁2024年全年业绩尚未公布,若参考去年上半年财报,虽然港铁纯利约60亿元,按年增长逾4成,看似表现理想,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疫情期间的基数太低。如果整全地看,这家上市公司其实面临财政短缺的挑战和考验,逼切须要找到开源节流的新方法。
最近几年,本港经济生态处于急遽调整之中,这个现象在各行各业都体现出来,许多企业都在重新适应。即以港铁为例,港人北上消费的新常态,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引致港铁去年上半年商场新订租金跌5.7%。
至于与票务收益息息相关的总乘客量,虽回升至逾9.5亿人次,但并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事实上,假如大家平日外出而又选择乘坐港铁,应会发现车厢内没有疫情前那么拥挤,背后原因当然是市民出行、消费的习惯已经大幅改变了。
市民出行习惯改变影响收益
至于支撑起港铁业绩的物业收益,虽然近年地产市道疲弱,包括东涌东站1期项目曾在2023年底流标,但受惠于疫情期间出售的数个物业收入入帐,估计3月公布的业绩或会出现盈利增加的情况。然而,这是否表示港铁的财务状况非常理想呢?
对于上述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有收益的同时,亦有支出。首先,港铁每年向特区政府派发逾60亿股息,这本身就是支出;其次,基建是会老化的,有更新和升级的客观需要,相关开支在2023至2027年约为650亿,耗费不菲;再者,港铁承诺积极发展的洪水桥站项目、屯门南延綫、东铁古洞站等,耗资逾1000亿。
此外,还有位处北部都会区的北环綫主线前期工程等等。上述几组数字加起来,已经相当于港铁1700亿元市值,显然不是微不足道的「细数」。
上述铁路项目对香港长远竞争力和市民福祉至关重要,部分项目甚至有利于推动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岂能停止发展?
若要避免「乾塘」,就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首先,在节流方面,一如其他企业,加速自动化是必由之路,例如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减少薪酬成本,更可提升竞争力。其次,在开源方面,发行一定年期的债券是值得考虑的,事实上政府亦以发债纾缓财赤。甚至将港铁商场打包出售的可行性亦不能完全排除,当然事前要充分考虑在目前经济环境欠佳的情况下,售价可能偏低的问题。
以「组合拳」解决财务问题
总而言之,港铁财务状况肯定不是外界所想的那么理想,它所面对的挑战是相当逼切的。眼前的任务是:既要配合未来庞大的投资需要,又要避免财政短缺。积谷防饥总胜于临渴掘井,港铁应该因时制宜,要以创新思维融资。而政府作为持股75%的大股东,其实也可考虑按照市场原则,适量出售股权,如此既可补贴库房,也可用来支持港铁。要解决港铁的财务问题,可用「组合拳」,多措并举,审慎理财,才能够拥有可持续的未来。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