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871宗破产呈请 创两年新高

2024-06-22 00:00

本港上月破产呈请录871宗,创逾2年以来新高。
本港上月破产呈请录871宗,创逾2年以来新高。

本港近年破产数字呈现升势,破产管理署数据显示,上月破产呈请有871宗,创逾2年以来新高,上月强制清盘呈请亦达61宗,按年升85%。有学者接受《星岛》访问时认为,近期本港营商环境较差,零售业及餐饮业正处于调整期及阵痛期,故反映在破产宗数上;也有议员指,破产呈请上升,与楼市低迷令个人资产贬值有关。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在社交网页发文表示,单月个人破产及公司清盘数字的升跌,实际上未能反映整体趋势和经济实况,香港的经济表现,包括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失业率、出口、零售及旅游业等方面,均显示经济正在稳步上扬。随着多项利好因素的推动,政府对香港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会持续透过结合「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破产管理署数据显示,上月破产呈请共871宗,是2022年4月以来最高,按月增加逾17%,按年升近35%。法院发出接管令或破产令有624宗,按月减少逾27%,按年跌近9%。清盘方面,上月强制清盘呈请有61宗,按月跌近8%,按年则升近85%;法院发出的清盘令有43宗,按月升逾13%,按年跌近19%。今年首5个月计,破产呈请共3797宗,按年升逾25%。发出接管令或破产令有3460宗,按年升近11%。至于首5个月内强制清盘呈请有316宗,按年升逾39%,发出的清盘令则有184宗,按年升近28%。
议员指楼市低迷难套现

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破产呈请数字虽上升,但占比仍低,毋须过分担心。而本港生产总值上升,证明经济整体向好,但中小企营商环境较差,尤其餐饮业及零售业,与港人外游及旅客消费模式转变有关,顾客不足令门店减少,企业正进行的调整反映在结业及破产宗数上,认为现时正处于阵痛期,破产宗数上升情况或会维持一段时间,但属正常现象。他又认为,「香港不可能斗平」,中小企可改善营运模式,在不加价下提升服务质素,以及做好待客之道。

会计界立法会议员黄俊硕表示,许多中小企的老板在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时需签署「个人担保」,但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当银行发现其表现未如理想,便会收回贷款(call loan),故不得已申请破产。他又认为,破产宗数上升与楼市低迷也有关,因很多中小企老板会将用物业抵押的钱拿来做生意,当营商环境差令收入不足,同时间楼价低位期亦无法将所持物业卖出,也有机会破产。

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表示,破产宗数上升反映生意难做,又指本港内需占本地生产总值近7成,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预计破产宗数上升的情况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政府会不断推出刺激经济举措,故长期来看数字不会一直升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