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村民「扑沙包」防洪 老弱行1公里扑空

2024-05-01 00:00

居民团体指不少长者村民拿不到沙包,促关爱队协助。
居民团体指不少长者村民拿不到沙包,促关爱队协助。

不少鲤鱼门居民称,每当台风袭港便要为「扑沙包」苦恼,特别是居于废弃石矿场附近的马背村居民,距离惯常取沙包的村口位置足足1公里,吁当局为居民登记及协助派发。
8号波后才运到为时已晚

马背村居民阿华直言,现时取沙包安排未如理想,促当局正视。他指,每次台风,当局都运送沙包到鲤鱼门,让居民拿回家堆放,防止海水倒灌入屋,惟经常出现有人取不到沙包,或有沙包无人拿取的情况。他称,现时沙包由渠务署安排运送,民政事务署统筹派发,但沙包惯常放于市政大楼附近等3个位置,最远的距离马背村逾1公里,常有居民称不知何时有沙包送到,即使最终获悉,但赶到时沙包往往已被全部取去,白走一趟。

另一名居民Amy与高龄父母同住,她指,马背村有不少长者居住,子女等家人需于日间上班。她以自己作为例子指,去年台风「苏拉」袭港,其父母获邻居通知,得悉当局运来沙包,立刻取手推车去搬运,惟最终两人只能搬到3个沙包回家,更弄得周身酸痛。她又称,沙包应是防风设施,惟多次发现于悬挂8号风球后,沙包才送到,虽理解可能与风雨下交通混乱有关,「但迟来的沙包已丧失防灾作用」,认为是浪费资源。

阿华又指,曾有次8号风球袭港,他于「挂波」后的晚上10时回家,发现有工人于市政大楼外卸下沙包,并着他通知其他村民拿取。他称,当时大风大雨,居民都躲在家,而且风雨中出行有危险性,最终他自己搬了几个沙包回家,并通知数名邻居去拿取。他提到,翌日发现大批沙包原封不动。
倡设登记及通报制度

对现时派发沙包情况欠理想,阿华建议当局设立登记及通报制度,全面点算及登记马环村及马背村居民人数,并因应其家门面积,拟定所需沙包数量,方便统计。若当局有安排派发沙包,他认为应于悬挂8号风球前至少3小时通报,让居民有足够时间拿沙包回家。Amy则希望当局体恤长者拿取沙包的苦况,「试问长者可以搬运多少沙包,希望当局想办法」,建议当局联络关爱队协助,提供上门送沙包到长者家的服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