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环评 环谘会开绿灯

2024-04-23 00:00

环谘会一致同意,以8项条件及7项建议通过环评报告。
环谘会一致同意,以8项条件及7项建议通过环评报告。

10个环保团体早前发起联署,指新田科技城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有多处违反法定要求。环境谘询委员会昨日讨论有关环评报告,经过近4小时会议,委员最终一致同意以8项条件及7项建议通过环评报告。环境谘询委员会主席查逸超表示,条件包括在建造工程开展前成立环境监测小组,小组需有广泛代表性,包括政府部门、绿色团体和学者,并于工程开展后,定期向环谘会提交报告。

查逸超于会后表示,委员了解到新田科技城的发展,虽然会影响到该区部分现有的渔场和湿地,但建设的纾解措施亦能够带来多项环境效益,可以取得适当的平衡。委员很高兴项目倡议人(即土木工程拓展署)及环保署,同意环评小组早前提出的条件及建议,例如回收重用被砍伐树木、设计野生生物走廊,尽量利于欧亚水獭在落马洲、三宝树和内后海湾的活动,以及致力减碳和减低对生态环境影响。
委员冀政府加快步伐

他提到,有委员关注落实时间,希望政府能够加快步伐,推动香港长远的科技创科发展,及维持香港在大湾区及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委员也建议应配合三宝树湿地公园的发展,以确保维持生态功能及避免候鸟因工程受到影响。

昨午会议期间,土木工程拓展署北拓展处处长张家亮称,署方同意小组提出的生境创造及管理计划(HCMP)要求,已提交草稿予环谘会,将监测相关具保育价值的鸟类及非鸟类品种。署方正探讨不同方案,包括按小组要求,设计不少于10米阔的带水元素走廊,供欧亚水獭等使用。委员亦于会上将原先建议之一的雀鸟友善设计指引,纳入为第8个条件,署方同意要求。

土拓署亦同意小组要求,会在鱼塘填平工程展开前最少9个月,就生态影响及为雀鸟提供飞行路径、湿地、保护现存白鹭等补偿方案,以至落实计划提交详细资料;亦会于米埔湿地优化项目开展前提交执行计划,包括在内后海湾收回合适的鱼塘、在合适的鱼塘放杂鱼、为雀鸟提供水和其他食物等,并积极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商议执行细节。政府亦同意会按要求,筹组环境监察小组,定期向环谘会提交报告,及进一步考虑土地污染源处理方法。
年底申拨款开展优化生景

土拓署公布,新田科技城及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的主要发展阶段,指今年底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开展不包括填塘的额外生景优化工程,积极提升后海湾整体的湿地生态功能。2026至2027年起分阶段开展约90公顷填塘工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第一期工程预计2031年完成,整体最快2039年才完成。期间,土拓署与渔护署将成立工作小组,协调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项目的进展,并确保与新田科技城的填塘工程进度互相配合。

环保署回应指,署长会详细研究相关环评报告,在全面和审慎考虑相关环评研究概要、技术备忘录的要求、于公众查阅期间由公众和环谘会提出有关环境的意见后,决定是否批准该环评报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