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货柜码头褪色跌出十大

2024-04-19 00:00

香港货运码头吞吐量连跌7年,早已是不繁忙港口。
香港货运码头吞吐量连跌7年,早已是不繁忙港口。

昔日为全球最繁忙的香港货运码头,随着吞吐量连跌7年,去年首度跌出全球十大货柜港口之列。据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周三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港去年港口吞吐量约1434.1万个标准箱,按年跌14.1%,位列第11位。上海、新加坡及宁波港口位列前三甲,杜拜杰贝阿里港则取代香港晋升第十位。有业界分析指,本港在经济疲弱下,货运量流失将会持续,预计今年跌幅会在10%至15%之间,甚至有商会人士说:「若能保持下降速度不加快已是不错。」

去年本港港口吞吐量按年跌逾14%,已连续下跌7年。在2004年,香港港口吞吐量以约2198万个标准箱居全球首位,惟其后三年陆续被新加坡和上海超越,至2013年更三甲不入,被邻近的深圳挤跌至第四。而至2018年,本港吞吐量再跌至约1960万个标准箱,首次不入头五位,其后一路下行至去年跌出十大。

据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港吞吐量以按年升3.9%,至约4916万个标准箱位列第一,新加坡及宁波港紧随其后,吞吐量分别按年增4.6%,至3901万个标准箱,和按年多5.8%,至3530万个标准箱。青岛、深圳、广州、南韩釜山、天津及美国洛杉矶/长滩港,则位列第四至第九位,当中邻近本港的深圳去年亦处理了2990万个标准箱,按年微跌0.5%,仍高于香港去年仅1434万的吞吐量。
厂商会:下降无增速算不错

对于本港货柜码头「跌跌不休」的趋势,中华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吴宏斌称,「这也是过去几十年一早就知会发生的现象」,并指内地港口的基建不断完善,政府亦不断出台政策辅助,加上世界工厂亦主要在内地,香港作为货柜中转站的角色会「逐渐变淡」。至于前景,他表示「若能保持下降速度不加快已是不错」,亦须视乎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则表示,地缘政治紧张于世界贸易有冲击,加上香港经济疲弱,港口货运量流失将持续,而未来船公司亦进行航线重组,预料今年本港货运吞吐量跌幅会在10%至15%之间。他续指,本港扭转跌势仍然较为困难,惟跌幅有减少的机会,始终香港为自由港口,码头操作效率高,加上码头已有设备完成投资,将可利用减价留住客户。
航运界洗牌 航线纷取消停泊

另外,航运界亦将洗牌,涉及不少航线取消香港作为停泊点,包括拟于2025年另筹的「双子星」联盟,其欧亚航线将不再停靠香港,并以深圳盐田取而代之,同时东方海外(316)所在的海洋联盟,因需提高准时率而有部分航线不再停泊香港。何立基表示,航运联盟都需控制费用,故会减少港口停靠,而且货物途经香港的整体运输费用,始终比深圳和广州高。

运输及物流局昨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香港是世界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亦是区内重要的枢纽港,在国际间地位广受认同。据《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香港排名全球第四位,而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资料,2023年远洋国际货柜船在香港港口停留的平均时间为0.95天,远低于世界前20大货柜港口的平均值1.85天,显示香港港口的高效处理能力。此外,香港的船舶注册以总吨位计全球排行第四位。该局指出,香港港口的实力综合而全面,不应单单以吞吐量排名去量度。并不同机构的排名方法各有差异。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