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家长「放闪」要谨慎 守护子女网上私隐
2024-01-25 00:00社交媒体盛行,许多家长都喜欢在网络上「放闪」,分享育儿的苦与乐、与子女相处的时光,以至子女的成就等等。骤眼看来,在网络世界,家长在网上分享子女日常生活自然不过,为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宝贵时刻留下纪录、与亲朋戚友分享喜悦,岂会对子女造成伤害?然而家长过度「放闪」,就如同亲手在子女的成长之路埋下隐忧,更可能令自己或家人成为骗徒目标!
没有「永远删除」键 「放闪」有隐忧
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子女日常生活,或会无意中泄露了子女的个人资料,损害子女的私隐甚至危及其安全。由于网络世界没有「永远删除」键,个人资料一旦在网上公开,便覆水难收,可能被他人转载及永久保存,或被不法之徒用作「起底」甚至盗用身份。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AI)工具日渐普及,不少骗徒藉助AI「换脸」、「换声」,假扮骗案受害人的亲人,向受害人索取金钱,当中亦不乏假扮成受害人子女的个案。去年1月,美国一名母亲接到骗徒电话,讹称绑架了她的15岁女儿,要求交出100万美元赎金,电话更传来「女儿」的尖叫及求救声,令母亲惊惶失措。虽然及后证实是虚惊一场,但相信骗徒正正是运用了AI技术,合成出连母亲也无法分辨真伪的「女儿」声音。 若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大量子女的相片、影片,不法之徒就更容易获得他们的面容与声音等生物特徵,进而冒充子女、诈骗家长或亲友。
此外,随着子女成长,家长以往分享的帖文将成为子女的数码足迹,或影响子女的升学以至就业前景。一间招聘公司在去年6月进行的调查显示,74%受访招聘主管表示会利用社交媒体筛选求职者,当中85%更表示或会根据网上所得的资料,取消求职者的资格。另一项调查亦指出,海外大学在审批入学申请时,会审视申请者的社交媒体专页及其他数码足迹。故此,家长打算在网上发布与子女有关的资讯时,应小心筛选分享内容,以免影响子女以后的升学或就业机会。
近年来,家长「放闪」亦引发了一些家庭「内战」、对簿公堂。2016年,一名18岁奥地利女孩起诉她的父母,称其父母未经她同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近500张她年幼时的照片。2020年,荷兰一名外祖母未经女儿同意上传外孙的照片,并拒绝按照女儿要求删除有关照片,结果被告上法庭,其后荷兰法庭裁定外祖母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障条例》的规定,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处理其子女的个人资料。
三思而后行 照顾子女感受
家长在网上分享子女有趣的生活点滴固然可以吸引人「赞好」,但将子女的日常生活钜细无遗地在社交平台公诸于世,或会令他们不悦或尴尬。这些资讯或会令子女遭同侪取笑,甚至欺凌。
事实上,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家长都会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子女资讯,但同时有逾七成受访学童希望父母不要这样做。逾四成学童对于被家长在网上分享他们的资讯感到尴尬,更有近三成感到讨厌。因此,家长在社交媒体分享子女资讯前必须先考虑清楚「放闪」对子女的影响,以照顾子女的感受。
上述调查更发现,近三成家长在网上分享子女的相片或影片之前,从未询问子女的意愿!笔者认为,家长在网上发布任何与子女有关的资讯之前徵求他们的意见至为重要,此举不但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表达对子女私隐权的尊重,更可以身作则,教育子女保护个人资料私隐的重要性。
私隐专员公署早前出版了《Sharenting 家长「放闪」须知》单张,为家长提供了一些「放闪」的贴士,笔者在此呼吁各位家长:「『放闪』前,切记要停一停,谂一谂!」
锺丽玲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