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学者研量子材料获裘槎前瞻科研奖

2023-12-12 00:00

科大学者傅凯骏(左)及王澜,分别凭藉研究量子材料理论和细胞器「线粒体」的分子特徵,获颁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奖。
科大学者傅凯骏(左)及王澜,分别凭藉研究量子材料理论和细胞器「线粒体」的分子特徵,获颁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奖。

本地大学积极推动科研,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傅凯骏,以及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王澜,分别凭藉进行量子材料的理论研究,以及研究细胞器「线粒体」的分子特徵,获颁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奖,两人各获500万元奖金支持研究进程。常言本港教育环境高压,土生土长的傅凯骏认为,家长宜留空间让子女主动探求新知,从中反思个人兴趣和目标,「天生的好奇心和求学心应尽量保存。」
今年本港共有4名学者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及500万元奖金。其中,科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傅凯骏,凭藉进行量子材料的理论研究,包括开发框架和模型获奖。他表示,团队内的博士与硕士生各有3名,将运用奖金聘请更多研究人员,「只要是人才都来者不拒」,探索以传统电脑模拟量子材料,分析电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模式,发掘量子效应的新现象及应用。
回归初心走科研路

在本港土生土长的傅凯骏是一名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本科毕业于中文大学物理学系后,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攻读博士。傅凯骏形容自己是「现实」的人,追梦之馀亦要「面包」,「中学的目标是去做生意,然后发达到40岁退休」,大学选科亦以计量金融学为首选,终因学术研究工作属终身制而决定回归初心,「我是几现实的,但现实之馀不会忘记自己有甚么想做。」

傅凯骏两年前正式加入科大,笑言上课时「将最丑陋最艰难的部分先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认清成为科学家会面临的掣肘,反思自己是否适合入行,「在学术界,没有一股傻劲是走不下去,知道现实后留下来才会走得远。」他表示,不少学者经历多次失败始研究成功,一鸣惊人,鼓励学生先尝试再决定前路,「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对自己诚实,既要看这个世界,亦要问清楚自己这条路是否合适。」

本港教育环境充满竞争,傅凯骏同意,「你不找竞争,竞争也会找你。」他表示,时下学生忙于应付课外活动、功课等,导致无暇静心反思个人目标和兴趣,属「不理想」的学习方式,家长适时要让子女放松,善用闲暇探求新知,发掘嗜好,「比较理想是小朋友应该做小朋友的事,天生的好奇心和求学心应尽量保存。」
另一得主研「线粒体」

另一名得奖者,科大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王澜,则研究细胞器「线粒体」,通过分析其分子特徵,找出导致健康的线粒体转为不健康的分子变化,利用个中的机制细节设计神经疾病和肌肉疾病等治疗方法。她表示,学界甚少同类研究,虽缺乏参考资料,但亦为本来枯燥的研究工作增添新鲜感,「发现到甚么都是新的,也没有人影响。」目前研究团队共有5名研究生,她指将运用奖金添置研究器材及额外聘请至少两名研究人员。

另外,香港大学及理工大学各有一名学者获奖。港大电机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李灿,正研究一种能够模拟生物突触和神经元行为的新兴记忆设备「忆阻器」,建构模拟人脑运作方式的电路和系统,优化演算法和全模拟讯号处理,有助研发更高阶的人工智能。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冷凯,则研究材料学中的「二维范德华外延生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