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就监管AI法案达协议 全球首例

2023-12-10 00:00

ChatGPT聊天机械人生成的影像。
ChatGPT聊天机械人生成的影像。

历经马拉松式谈判后,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欧盟委员会三方上周五晚就《人工智能(AI)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AI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内容包括如何限制政府在生物识别工具上的AI运用、如何管理ChatGPT这类生成式AI系统等。

欧盟内部市场委员布雷东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欧盟成为第一个为AI使用,设立明确规则的地区。《AI法案》不仅是一本规则手册,也将成为欧盟初创企业和研究人员引领全球AI竞赛的助推器。」三方将在接下来数天讨论细节,立法草案仍需得到欧盟成员国和议会的正式批准,一旦批准,会在两年后实施。

这项协议涵盖通用AI保护措施、限制执法单位使用生物辨识系统、禁止社会评分制度,也禁止透过AI操纵或利用使用者的弱点。此外,消费者有权投诉并获得有意义的解释;若有违规,罚款可达750万欧罗(6300万港元)或营业额的1.5%,到3500万欧罗或全球营业额的7%之间,取决于侵权行为和公司规模。
技术与防护求取平衡

全球各国政府都试图在AI技术优势与设置防护栏的必要性之间求取平衡。美国总统拜登10月发布有关AI安全标准的行政命令,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于8月实施。

根据欧盟的AI法案协议,ChatGPT和通用AI系统(GPAI)等基础模型在推出市场前,必须遵守透明度义务,包括拟定技术文件、遵守欧盟版权法,以及散播有关培训内容的详细摘要。具系统性风险的高影响力基础模型,必须进行模型评估、减轻系统性风险、进行对抗性测试、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严重事件、确保网络安全、报告其能源效率等。

政府只能在某些情况下,于公共场所实施即时生物特徵监视,例如预防恐怖攻击、寻找涉及最严重犯罪的疑犯等。该协议还禁止运用AI进行认知行为操纵,从互联网或闭路电视上无目标地抓取脸部影像,以及按生物识别敏感特徵推断人们的政治或宗教信仰,性取向或种族。

民间团体意见不一。商业与科技团体DigitalEurope总干事邦菲尔德-达尔批评,这些规则是对企业的另一个负担:「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但代价是甚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