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两会」考验特首的政治能量
2023-03-16 00:00
其中一个例子是去年底热烘烘要求「人大释法」,推翻终审庭容许外籍律师Tim Owen代表黎智英涉及《国安法》辩护的事件。据《明报》刊登的文章指出,这个建议得到中联办、港澳办和国安公署的支持,虽然看来事在必行但法律界并没有共识。梁爱诗一开始表明不反对释法,但质疑释法「释哪一条?」民主思路的意见是不需要动用「人大释法」这尚方宝剑,认为修改本地法律便可以解决问题。最终特首要求中央释法,但是人大并没有推翻终审庭的决定,而是由李飞主任(「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向「人大会议主席团」提出报告,建议由特区政府自行立法解决这「《基本法》」没有预计及留空白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和决定,充分表达中央维护「一国两制」和香港司法独立的决心。特区政府最终自行立法,改变了在香港没有全面执业资格的外籍律师聘用条例,解决了可能影响香港司法独立声誉和投资者信心的一个危机。
「应声虫」将会失去政治地位
从上述中央在涉港事务的改变和中央最高层次的人事任命(韩正任国家副主席, 来自民企发源地的李强任总理),强调壮民企,拼经济,保「一国两制」,我们可以预计中央政府不单止要求特区官员要绝对忠诚,而且要求实干,有专业能力、判断能力、策划和执行能力去管治好香港。专门揣测上意的「遵命先生」和「应声虫」看来将会失去政治地位,问题是香港有没有足够有政治智慧的专业人才去填补这些空缺。
特区政府向来不缺「执行能力」,看来中央政府正在强烈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加强「管治能力」。中央所要求的包括︰既要对外讲好香港故事,也要对内防范国安风险,还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也要吸引外资,都要抢人才,亦要留人才,更要培训本地人才去增加年轻人的幸福感。「管治能力」需要的基础是︰以实证为本的「政策发展能力」和香港特区政府内部缺乏的政治判断能力。特区政府管控公共资源,特首的「政治能量」将会是决定香港未来前途的关键。
龙家麟
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国际)、
岭南大学校董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