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沿途有『理』」提供珍贵人力资源

2023-02-21 00:00

反修例风波超过3年,警方拘捕过万人,超过1200人定罪。被判罪人士当中,有不少是学生,出狱后难以重投社会,被拒诸门外更是「双重惩罚」,亦浪费社会资源。香港中学校长会在2020年曾向社会呼吁对因参与暴力示威活动而被捕的学生宽大处理,认为以教导的方式循循善诱,有利他们更快重回正轨。判刑属法庭的独立裁决,若果被告干犯严重罪行,即使尚未成年,法庭也只能依法量刑,除非有极特殊的开脱理由。社会持份者首要是协助参与「黑暴」的年轻人改过自新,将来重投社会。
助在囚人士提升国民身分认同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表示,近年不少涉及严重罪行及思想激进人士被收纳入惩教院所,包括1315名涉及「黑暴」案件的定罪人士,其中有345名是21岁以下的青少年;有立法会议员指,很多人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及假新闻的影响,一时冲动而误入歧途。惩教署推出「沿途有『理』」计画,协助他们的更生需要,其中包括「认识中国历史及国民教育」,推行一个名为「一切从历史出发」的教育活动,透过多元化的学习模式,让在囚人士认识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提升国民身分认同;配合课程改革,惩教署亦加强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等教育,强化在囚人士奉公守法的意识,帮助他们重返正途。

此外,惩教署于去年设立「青少年研习所」,透过不同治疗方法,为青少年在囚人士进行心理修复与重建,加强守法观念及抗逆能力。另也推行一个名为「『招』『职』创未来」的活动,为青少年在囚及更生人士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包括在大湾区工作,亦安排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到院所举办生涯规划课程,协助在囚人士于就业和升学方面作好准备。

惩教署的任务之一是协助囚犯重投社会,得到工作机会。2009年至2018年期间,获释的本地在囚人士的再犯率(即在囚人士获释后两年内因干犯新罪行而再被判入惩教院所服刑的比率),已由33%稳步下降至22.5%。21岁以下的年轻罪犯再犯率,甚至从23.2%大幅减半至10.2%。香港作为全球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本港治安持续改善,更生人士的再犯率持续下降,实有赖惩教人员忠诚地履行职务。

疫情过后,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面临劳工短缺,愈来愈难聘请员工,造成经营成本上涨。惩教署向在囚人士推广多元化的职业培训,适时向他们提供指导,无疑是提供珍贵的人力资源予社会。社会各界也须团结一致协助这一批人士重新融入社会,也期望社会能有更多雇主加入提供职位行列,给予双方一个机会,既让更生人士重返社会,也可让自己和社会更了解更生人士,让香港更和谐美好。
谭莉仪
香港青年联会财务长
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