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聚沙成塔 团结精神健康力量
2023-01-05 00:00港府在新一年放宽防疫抗疫措施,市民大致欢迎,但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在冬季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双重挑战下,近日公营医院急症室求诊者急剧上升,服务轮候时间大增,病使用率超出负荷。医院管理局呼吁轻症患者到社区诊所寻求协助,再次凸显基层医疗的重要性。
疫情至今已达三年,对港人身心健康带来持续压力。其实社区不同的基层医疗团队除了能分担公营急症室的负担外,于促进精神健康上也大有作为,尤其于专科以外为市民提供轻至中度精神健康支援。如英国官方的「心理治疗普及化计画」(Improving Access to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APT) 享誉国际,其分层护理模式重点采用传统专业人士以外的职种,包括「心理健康人员」(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ractitioners)和辅导员等,于社区中提倡一篮子的认知行为治疗、非医疗和电子介入等服务。
散片式支援杯水车薪
本地亦不乏由不同非政府组织发起的精神健康计画。如独⽴精神健康慈善机构香港心聆MindHK于一九年开始,提供不同的⼼理健康培训课程,两年间修读人数逾六千人(注)。此外,在港已成立五十七年的新生精神康复会自二○年起亦获赛马会拨款,推行为期三年的「赛马会情绪GPS心理支援计画」。目标针对普罗大众的精神健康管理能力,并以支援轻中度精神问题为主,提供早期介入。至今服务了超过二千五百名受情绪困扰人士。
这些计画虽受惠千人以上,但在香港具情绪问题的人口或多达百万,散片式支援可说是杯水车薪。而且非政府组织经常受资金限制,持续性成疑。断断续续的计画,所累积的种种经验,又何去何从?
团结香港基金(基金会)最新一份精神健康医疗政策研究报告提出,在政府层面整合和评量现有和未来项目。于十二月的发布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主席黄仁龙资深大律师指出,香港有关精神健康的活动计画数量不少,实行成绩亦不俗。问题是如何防止零散现象,切实并持久地在系统层面作出改变,才能长远惠及广大市民。
仍需成熟基层医疗系统
一些本地学者也曾讨论在港落实如IAPT般分层护理模式的可能性,然而两地医疗系统的差别却是重点分水岭。这是因为要落实如IAPT般具一定规模的计画,必须依靠一个运作良好的基层医疗系统,以及当中一个整合的精神健康体制。英国尚有国家医疗保健服务系统(NHS)能作内部协调,使九成的精神健康需要皆可于基层医疗层面解决,大大分担医院和专科的需求。在港却仍需一个成熟的基层医疗系统,统筹资源分配、协调医疗、社福等跨部门合作、设立共同关键绩效指标(KPI)等,以确保精神健康政策能行之有效。
本港不少非政府组织推行的精神健康计画已为港府提供宝贵数据,以及于本地医社系统可行的协作模式。如果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港府刚颁布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便提供一个极佳时机。还望当局在落实建设基层医疗系统时,能够把民间组织的精神健康服务经验汇聚,应用至政府正式护理网络——在疫情新常态时代,继续守护港人的身心健康。
注︰有关数据乃参考香港心聆二○一九至二○二一年报中刊登的培训课程参加者人数。
田诗蓓博士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发展研究主管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