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今年势重现活力

2023-01-03 00:00

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有望于今年推出,加上中概股回流潮持续,如果港府考虑增设新股通,新股市场可望「旺上加旺」。
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有望于今年推出,加上中概股回流潮持续,如果港府考虑增设新股通,新股市场可望「旺上加旺」。

(星岛日报报道)去年新股市场「丁财两不旺」,新股数量及集资额双双急降,不过今年有「三粒仙丹」,可望助新股市场重拾活力,包括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有望于今年推出,可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加上中概股回流潮持续,如果港府考虑增设新股通,本地市场可望「旺上加旺」。
近年港交所(388)密锣紧鼓吸引不同类型的公司来港上市,继《上市规则》18A出台,容许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及引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后,正筹备让特专科技公司可于本地挂牌,相信新上市渠道可以振兴本地新股市场。
业界倡降特专科企门槛

业界早有声音希望监管机构吸纳中港科企在港挂牌,香港上市公司商会总干事黄明伟表示,定立新规固然是好事,香港应该吸纳更多不同类型公司,如果将《上市规则》18A模式扩展至科技股绝对是好事。

不过相关谘询文件建议,已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预期最低市值为80亿元,远高于现时于上交所科创板挂牌的市值要求至少15亿元人民币,不少业内人士提倡降低门槛,其公众谘询期已于去年12月18日结束。黄明伟亦认为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太高,建议可下调至50亿元,因为18A市值要求最低仅15亿元,这些科企已有业务及客户,相对风险不大,又指部分特专科技行业难以达到市值80亿元要求。

另一边厢,「双币双股」新股机制推出逾十年,从未有成功例子。人称「新股女王」、卓佳商务部董事总经理锺绛虹表示,鉴于港交所(388)计画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政府部门可考虑推出新股通,吸引市场人士做「双币双股」新股,帮助本地新股市场渡过寒冬。

双币双股制度在2011年推出,而「双币双股」IPO是指公司将其人民币股票与港币股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两批股份于上市后在人民币及港币柜台分开买卖。锺绛虹解释,「双币双股」IPO一直迟迟「做唔起」,因为港交所推出该机制时,恰好人民币开始贬值,「人民币资金池缩到好细」,个人亦认为已不合时宜,故没有向客人推荐。

近年中央鼓励中企来港上市,中证监副主席方星海于第15届亚洲金融论坛时指,中证监一直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锺绛虹提及,如果内地及香港监管机构考虑推出新股通,让内地投资者都可以用人民币认购本地新股,减少他们的兑换风险,届时她才会向客户推介双币双股IPO。她表示,新股通不一定是灵丹妙药,但对本地新股市场一定有帮助。她补充,大部分来港上市公司为中企,内地人较为熟悉这些品牌,可吸引他们认购本地新股,从而带动本地新股市场。

此外,在中美角力下,去年共有11只中概股回流在港上市,其中6只以介绍形式上市。虽然中美审计底稿现曙光,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于上月中公布完成审查中概股的会计事务所底稿,中证监亦发文指,将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惟地缘政治风险难以掌握,加上来港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可被纳入港股通,让中企回归祖国怀抱及扩大投资者基础,故中概股回流潮或将会延续。
德勤料年内10中概股回流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夥人欧振兴认为,中概股回归有利本地新股市场,令整体上市板块更加多元化,另可促进本地创新科技和资本发展。他预计,今年中概股回归数量或多达10只,因为目前符合香港第二上市要求的中概股约40只。自首只「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小鹏汽车(9868)上市以来,不少公司都考虑以该方式挂牌。欧振兴表示,公司会视乎市况而选择上市方式,未来「第一上市」有可能成为趋势,因为可以被纳入互联互通,事实上有不少中概股均想回归内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