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建立基层医疗体系 助力保障市民健康

2023-01-02 00:00

香港特区政府近日(二十日)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提出整合基层医疗健康资源等五大基层医疗健康改革方向,重点措施之一是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画」,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群组提供筛查及治疗。这份蓝图肯定有助加强保障市民健康福祉,达致预防胜于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利减轻公营医疗压力,纾缓公营医护长年累月等各方面的紧张和人员不足的情况,故此充分值得支持和认同。

按照现届政府推算,全港慢性病患者将由现时的二百二十万人,增至十多年后的三百万人。医务衞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公布该蓝图时更形容,到二○三六年本港或「三人同行,必有一病」。由此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将为公营医疗造成沉重的压力,说是无法负荷也不为过。特区政府对于医院管理局经常性拨款从二○一六/一七年度的五百二十六亿元增加到二○二一/二二年度的八百零七亿元,五年之间增幅达五成三,证明政府对香港市民的健康十分重视。
将治疗为主转以预防为重

就此,当局在蓝图明确表示最快明年中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画」,以「共同承担」方式鼓励有经济能力市民,到私营医疗机构求诊和管理特定慢性病及定期检查,以及早发现和治疗,首阶段会涵盖高血压和糖尿病,日后或扩大范围至癌症筛查。十八区的地区康健中心亦重新定位,整合其服务及强化管理,逐步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担任统筹角色。

政府以此希望将治疗为主转以预防为重,希望用诱因改变市民求医的习惯,将「重治疗」扭转为「重预防」,把市民「一惊就冲到急症室」的现象,逐渐有序地降下来。笔者认为,这个定位和目标是正确和务实的,亦是政府、医疗界和社会各界多年来持续争取得来的结果,实在乐见其成。

基层医疗是个人及家庭在持续医疗过程的第一个接触点,透过健康推广、疾病预防、疾病管理及医疗支援促进市民的健康,达到「重预防、减重症」的目标。统计数字证明全港慢性病患者将在未来几年急增,我们应充分运用基层医疗的优势和好处,全力配合以应对人口老化、慢性病日益普遍及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带来的挑战。

不过,推行基层医疗亦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资源问题,二是人手问题,三是病人健康纪录互通的问题。关于资源问题,政府难以负担全额资助几百万名全港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而且资助机制需要持续长年累月负担下去,但如是半额资助,相信正于普通科门诊看症的市民不会有太大诱因转到私营医疗。

要改善资源运用及资金问题,第一是积极鼓励市民购买保险,以应付未来的医疗开支。第二是透过资源再分配,增加平等性,策略性地以合适的价钱去采购对大众最有利的私营医疗服务,改善公私营失衡的现象。第三是建议政府强化购买药物策略及修改药物条例,以大批采购香港境外药物,降低家庭医生及公立医院整体药物的价格。第四是建议策略性提高长者使用基层医疗服务在医疗券计画当中的金额。
加强宣传「一人一家庭医生」

至于规划人手及培训问题,推动这个蓝图是一个大改革,本地需要有充足的医护人员和相关辅助行政人员等配套,按照目前公营医疗的情况下,正是因为人手问题和位不足等两大因素,而导致公营医疗系统压力过重。因此,建议政府、两所医学院,以及几所专门培育医护人员的高等院校,尽快培育、培训更多医护人员,或招聘更多退休但有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重返工作岗位。同时,当局也要向医护界作更多宣传,并提供清晰的基层医疗发展前景,使到医护界和后来者更愿意投身基层医疗服务社会大众。

要做到「一人一家庭医生」的愿景,就要做好一个基层医疗服务健康纪录电脑系统,令病人在公立医院及家庭医生的健康纪录互通,不但令家庭医生清楚了解病人过往在公立医院的病历及药物纪录,政府更能加强数据监察及互通,令基层医疗服务长远有效推行。

最后一点想分享的是,现时大部分市民对基层医疗认知仍然不深,故此应加强宣传「一人一家庭医生」及十八区的地区康健中心的理解。特区政府推行基层医疗肯定是一项德政,一方面加强保障市民健康和减轻公营医疗压力,另一方面是把相应的社会责任下放至全港的家庭医生,做法是务实可行的。因此,笔者衷心期待社会各界支持政府这份蓝图,共同致力改善香港的医疗服务。
梁世民医生, BBS,JP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
医学及生服务界选委
湖北省政协委员
香港湖北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