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让公仆深入理解「政治中立」

2022-11-13 00:00

香港能否实现良政善治,笔者认为特区官员与庞大公务员队伍能否称职表现至关重要。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十月底在立法会表示,即将更新的《公务员守则》不会再使用「政治中立」此一名词,却一时间未找到准确替代的用词。

但笔者认为与其「找一个字代替」,倒不如让公务员深入理解「政治中立」的真谛,以及有关概念在香港「一国两制」客观环境下的运作。

「政治中立」自港英时代已经存在于《公务员守则》当中,但香港社会却很少有讨论涉及当中含意。特别是在回归之后,特区政府并没有因应特区政治环境的转变,而让公务员重新认识「政治中立」的真正涵义,也没有让公务员深入理解「一国两制」,以致在反修例示威期间,有个别公务员用「政治中立」为藉口,拒绝执行政府已决定的工作。
改善招聘 提高一国两制认知

政府若只是更改四个字或加上一些所谓「绩效指标」,并未能解决核心问题,因为问题在于该如何解决公务员对「一国两制」下的特区公共服务这一职业的认知不够深入,导致在碰上与个人政治认知相左的任务时,不能确保他们准确履行职责。

公务员事务局抛出此话题,是为回应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要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七一」讲话提出的第一点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平」,落实到具体范畴:「优化公务员管理制度」。但方法绝不是仅仅在《公务员守则》上做字眼上的调整,新成立的公务员学院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公务员的行为守则当中加入「政治中立」的原意在于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对政治事务维持客观中立及公平的超然立场,以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为考虑。

这种概念在西方的选举政治中会被特别强调,因为要保持政府的施政稳定及人民利益受到最大保护,便需要严格要求公职人员在政治活动中保持「中立」立场,不因政党的轮替或选举利益而影响公共服务的专业水平。

不过,香港并不存在政党轮替执政的政治活动,因此所谓的「政治中立」在香港并不适用,特区公务员所需要的应该是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准确认知「一国两制」,并将其精神专业地落实到具体职务当中,确保公共服务如常。

在黑暴期间声称以「政治中立」为由而怠工的个别公务员,他们怠工的动机是认定政府交付的任务,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或者价值观认知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应该主动离职,而非在原有岗位上却拒不履职,如此表现应视为怠职,需引用纪律加以处分,甚至直接清除出公务员队伍。

要彻底标本兼治,应分短中长期推出不同措施来解决。短期要靠公务员事务局改善招聘程序,要求应徵者提高对「一国两制」的认知,同时透过公务员学院给予入职者与现职公务员更多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让公务人员可以准确认知到自己所服务的机构的价值观与立场,特区的公务员工作,不能脱离「一国两制」的基础价值观。
修订法律 升迁与考绩挂鈎

在中长期须透过修订法律与公务员人事升迁制度,将公务员团队的积极表现与推行政策措施的动力,与实际表现考绩挂,成为决定公务员升迁调薪的关键指标。此举更可同时革除因循苟且的官场歪风,改变「多做多错、少做少错」风气,这才能让工作效率真正提升,真正做到「以结果为目标」。
杨莉珊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优质师友网络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