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人不要忘记工厂

2022-08-01 00:00

上世纪七十年代制衣厂内工人辛勤工作情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制衣厂内工人辛勤工作情况。

九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相信没几个在工厂做过,但我有,真系有。时为一九七五年,当时还是个中学生,经世叔伯介绍,进了一家在新蒲岗的收音机厂当暑期工,我的工作是负责把不及格的收音机塑胶外壳放入碎胶机内,把机壳打成胶粒,循环再用。

碎胶过程噪音很大,会放出很浓的「胶味」,厂房又热,要捱上一天的工作绝不容易。跟我同一个小组的还有几位中年大婶,她们开工时都会塞住耳朵、颈上搭着一条毛巾;她们知道我是暑期工,也不会呆得很久,都不会跟我说甚么,却不时提醒我,小心别把手放得太入,已有几个工人曾经被碎胶机夹伤了手!

到我走时,大婶们请我吃蛋挞,还特别叮嘱我:读好书啊,唔好谂住做工厂啦。我支吾以对,还有些不解,一家工厂可以养活很多人,包括这几位大婶,为何她们会劝我不要再做工厂?其实也不难明白,当年的工厂工作环境并不好,太辛苦。
工厂北移 港经济急速转型

到了七十年代,国家推行改革开放,大批香港工厂北移内地,揭开了国家以后惊天动地发展的第一页,也为国家成为世界工厂踏出了第一步。而从那个时候开始,香港人即使想进入工厂打工都不容易了,因为香港已经愈来愈少工厂。

随着工厂北移不断发展,香港和华南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基地在内地,香港就围绕着生产活动周边的发展提供服务,包括为内地企业融资,提供一系列如保险、港口、通讯、专业顾问等服务。

此外,香港经济也急速转型,到一九九八年,即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香港已成为地区金融中心;而经济结构转型的结果,就是制造业萎缩,金融、贸易及商业在本地经济占了绝对的支配地位。按政府统计数字,二○一九年制造业占本地GDP仅得百分之一点一,看起来是「微不足道」!

但实情是这样吗?工厂北移之后,因为生产綫扩张了,港商在内地雇用的工人其实更多,内地负责生产,港商负责市场开拓、品牌管理、运输物流等,这种各自利用竞争优势的地域分工,正是九十年代全球化的「最高境界」。

工厂北移之后,香港从事制造业的人数逐年下降,让人感到香港工业逐渐「式微」;工厂没有了,大量中层制造业岗位也随之流失,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的数目也大幅减少;虽然职场内管理及专业岗位的数目有明显增长,但增长数目最显著的,都是基层的非技术低薪职位,反映在劳工市场上,就出现了就业结构两极化和收入的两极化;数字显示,二○一九年本地在职贫穷家庭人口达到四十七点九万人。

政府近年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但由于香港没有制造业,结果限制了科创产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产学研」结构最能发挥科创的成效,现在香港学术界很出色,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就是「产」的环节仍然空白。

学者的研究指出,要把科创产业化,需要建立一个ecosystem,所以香港要「再工业化」。然而,工业界一直指政府厘定产业发展方向时,往往有重科创、轻制造的倾向,工业政策至今仍然没有突破,只成为科创政策的「配角」;很明显,制造业是被边缘化了!
再工业化 为国家发展谱新篇

很多人对工厂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回忆:厂房环境差、噪音大,但其实现代化工业已经脱胎换骨,很多工厂现在都很整洁、安静,工厂内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甚至博士级的员工。事实上,学者也指出,工业能够制造向上流动的就业机会,工人可以获得稳定收入,也可学懂专业知识,可以靠自身努力得到更佳待遇,从而改善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及「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以及「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有了这个基础,特区政府理应把「再工业化」纳入成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政策范畴,并全面检讨香港工业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角色。

四十年前香港工厂北移,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十年后香港的「再工业化」,理应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再谱新篇。(注: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陈景祥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
黄应士传媒伦理操守教授及专业应用教授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主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