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人人|医生不足靠「输入」 放宽条件吸良医(上)

2022-06-03 00:00

早前我谈到自由党与林太并肩合作,顺利完成了《二○二一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的立法工作,奠下了输入海外医生的基础。在经过「特别注册委员会」的审议后,首批获认可医学资格的二十七所海外院校名单已经提交立法会,以完成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

在大约一百所获认可医学资格的海外院校中,首批二十七所不乏牛津、剑桥、耶鲁等英美名学府,但就未见有我们内地院校的名字。为此,我收到很多意见,甚至会上亦有议员质问是否把内地大学排除在外?当局虽澄清没有将任何院校排除,但呈交上来立法会的文件又列明「委员会决定有关医学资格的授课语言应为英语」,这是否变相已向内地以中文授课的医学院「落闸」呢?在议会同事连番的追问下,当局才指会向委员会反映意见。
两文三语框架引进执业

且不谈官员论调如何「摇摆不定」,背后揭示了现行的资格审批制度仍存太多限制和条件,其实只要是好的医学院,我们又何必拘泥于其授课语言呢?用中文授课是否就等于他们不懂英文吗?更吊诡的是,在资历认证要英文之外,其实海外医生想获聘来港工作往往需要懂粤语,变相就是层层设限,试问全球有多少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这些医学院就读,而又用英文教学,继而熟悉粤语回来执业呢?事实上,以前来港执业的英联邦医生不也只懂英语吗?当时亦未见出现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如果是说普通话的内地医生就更加没有沟通障碍,因为香港很多人都「识听识讲」。由此可见,既然我们香港是沿用两文三语,我们就可在两文三语的框架内引进海外医生,应该欢迎世界各地的医生来港执业。

我期望由李家超领导的来届政府可以继续「拆墙松绑」,进一步放宽海外医生来港执业的条件,除扩阔毕业生能获特别注册的认可海外院校名单外,连带该等院校的医科教员也可享有特别注册的同等待遇,因为没有理由在该校毕业的徒弟、徒孙可以特别注册,但教授他们医学知识的师父、师公却不能?任何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医者,皆应考虑容许他们特别注册。
为同校教员提供特别注册

另外,据我所知在美国很多医院都会和邻近的医科大学挂,为医学生提供具认可资格的专科训练,或许这些院校的整体排名未必很高,但是其专科资格可能是很出色的。为此,我们的百大海外院校名单又是否涵盖到这些院校呢?我建议委员会在遴选时也要一并考虑这些因素,因为正正香港最缺的不单是医科生,更是这些专科医疗人手。

据现行机制,当局指不在「名单」院校上毕业的海外专科医生,可先透过有限度注册来港再转为特别注册,这看似是「两条腿走路」,但实质对这群医生来港的诱因不大。坦白说,海外专科医生愿意到香港的公立医院工作,其实都是看好几年后可以转为私人执业的前景,若要迂回地先有限度注册,再经香港医专认证才能特别注册,对他们而言可谓遥遥无期,根本不会来港。归根究柢,正是少数医医相衞的私医,要阻挠输入海外专科医生,令他们可以独市行医,做日赚百万的「日球人」!

故此,我希望政府在输入海外医生的条件上,不要再自我设限,应该全面放宽让更多好医生可循多渠道来港执业,就像当年英联邦时期一样,宁可届时我们够医生了才再去收窄条件。
张宇人
议员,GBS,JP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