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戳穿西方媒体「操心」 香港民主三大谎言

2022-05-15 00:00

备受关注的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于五月八日圆满举行,李家超依法高票当选。美英等西方媒体予以「超常规」关注,定睛一看,还是熟悉的配方、烂俗的剧情——以「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有关谎言谬论再次暴露了西方一些人根深柢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唯恐香港不乱的险恶用心。

谎言一:行政长官由「北京选定」

真相一:行政长官选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二一年三月,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关于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议案,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制度支撑。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是继去年九月选举委员会选举和去年十二月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之后,香港新选举制度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在选举中,李家超获高票提名并高票当选,得到绝大多数选委支援,完全是符合法律规定和民主程序的结果。作为香港特区政府首长,行政长官同时对中央和特区负责,必须由爱国爱港者担任,行政长官人选需要获得中央认可,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基本法》明文规定。所谓北京选定特区行政长官纯属无稽之谈,是对「一国两制」和特区新选举制度的恶意抹黑。

谎言二:选举过程「不民主」、「走过场」

真相二:民主贯穿行政长官选举始终

民主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香港的新选制民主不民主,关键要由香港人民说了算。选举不是「骚场」,不能只图表面热闹,却忽略了最根本目的。过去的香港选举看似「激烈」,却落入「泛政治化」的混战。新选制下,选委会由四大界别扩大为五大界别,由一千二百人增加至一千五百人,既有政商精英,也有来自社会基层的职员、渔夫、出租车司机等,既兼顾不同界别利益,也符合香港整体利益。李家超宣布参选后,马不停蹄拜访各界人士、开展网上交流、探访基层社区、广泛收集民意诉求,深入宣介参选理念和政纲,二十多天密集举办近五十场竞选活动,得到香港社会高度认同。一千四百一十六名选委会代表投票支持李家超,得票率超过九成九,体现了坚实民意基础和广泛认受性,也表明新选制是符合香港实际的优质民主。

谎言三:李家超当选是「警察治港」

真相三:选贤举能,开启新篇

选举行政长官,不是看其何种身分、何种职业,而要看其是否擅于在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是否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李家超在特区政府工作逾四十年,从政经验丰富,管治能力出众,坚定维护国家和港人利益。其担任保安局局长期间,带领香港警队「忠诚护国安、勇毅保家安」,表现出了爱国者的铮铮铁骨。在欧美国家,地方行政长官出身警察并以此履历为荣并不少见。美国纽约市现任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当过二十二年警察;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市长简.卡斯托也是警察出身。在法国,主要负责国内公共安全事务的内政部前部长科隆卸任后,担任里昂市市长。西方媒体偏偏炒作李家超的从警经历完全是别有用心、误导舆论的「驰名双标」,压根就站不住脚。

西方媒体的虚伪面目在此次选举中还有一突出表现,即关心香港是假、见不得香港好是真。李家超参选提出以「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同建关爱共融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政纲,香港各界亦积极加入对新政府施政蓝图的讨论。然而,西方媒体对这些事关香港发展与民生福祉的重要话题表现冷漠、报道寥寥,毫不关注香港主流民意,毫无兴趣探究香港未来发展,只是一味重弹「民主受损」、「自由受限」等空泛老调,仍妄图煽风点火,挑动社会撕裂和对立。《海峡时报》评论就指出,西方媒体对李家超竞选活动关注度较低,体现出「肤浅的西方观点」,没有意识到这契合当前香港人心思安思稳、渴望聚焦发展的共同诉求。更有甚者,西方操控的社交媒体还在选前粗暴关停李家超竞选帐户,公然阻碍资讯传播权和民众知情权,霸道蛮横嘴脸可见一斑。

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新一届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将把握历史机遇,团结进取,再创新的辉煌。那些从未真正关心过香港发展的西方媒体和外部干预势力,再怎么「标题党」,玩多少「套路」,都丝毫阻挡不了香港的民主阔步前进,阻挡不了「东方之珠」由治及兴的大势,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进程。
镡言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