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紧急警报 全港手机齐响 市民惊吓:以为中毒定空袭

2022-03-10 00:00

惊吓讯息昨近黄昏时分响起。
惊吓讯息昨近黄昏时分响起。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昨起忽然采取全新及令市民「震惊」的发布资讯策略,特首林郑月娥早上亲自率领局长出席首次举行的「加强版」疫情记者会,而到了傍晚近六时,再有出乎意料的举措,全港市民手机同时突发出震动及警报声,收到由当局发出的「紧急警示」,内容为早上已公布的伊利沙伯医院将改为定点医院之讯息。当局以全新渠道发放资讯,市民却普遍并未受落,不少网民惊呼以为手机中毒或有空袭,表示恐慌。翻查资料,商经局辖下的通讯局前年曾耗资一亿五千万元设立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向市民发送重要公告,今次为首次使用。
公告伊院成新冠定点医院

有关通知分中英文两个版本,主要提及伊利沙伯医院昨日起成为定点医院,专门接收新冠病人,急症室以接收新冠确诊病人及有生命危险的紧急病人为主,呼吁其他人请勿前往。及后网民纷纷到社交平台表示,收到「紧急警示」的时候正在街上,「全条街一齐响嘅」、「以为核弹仲有十分钟到香港,或者殒石袭地球」,更有一条流传录音,大闹坐的士期间,被司机十多部同时发出警报声的电话吓倒。不过,亦有人表示自己没有收到任何警示。

根据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已委聘本地流动网络营办商设立紧急警示系统,以在极端天气、严重的公共安全和衞生事故等紧急情况下,通过流动网络向流动服务用户发出有逼切性的公告及讯息。据报,系统耗资一亿五千万元,于前年设立,惟以前未曾使用。
政府首用耗资1.5亿系统

已启动接收紧急警示系统讯息功能的流动装置会发出长约十秒的警示声响与震动提示,提醒用户收到紧急警示系统讯息。屏幕亦会弹出通知。讯息亦分两个警示级别,包括「极度紧急警示」和「紧急警示」。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受访时指,系统采用区域广播技术,透过基站向市民传播讯息,理论上只要位于其覆盖范围,不论本地或外国电话号码,均会收到警示讯息。他表示,自己有一部没有插入数据卡的平板装置,同样收到通知。

他进一步解释,警方在二○一九年社会运动时曾与电讯商协调发放SMS短讯,「一个一个send出去,游行朝早九点send到夜晚九点都未send完」,并只能发给本港电讯商用户。不过他提醒,较旧型号或收不到讯号的流动装置,可能收不到紧急警示通知,「好似收音机,收到就收到,收唔到就收唔到」。

方保侨称,不便评论是次警示发布,因为「紧急因人而异」,可能昨日的通知对部分病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但认为政府应制定指引,清晰地将不同情况分类,并事先通知市民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收到紧急警示,避免大量市民因反感关闭通知设定,而错过重要消息。他举例指,全民检测时使用可能更有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