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房外债到期临高峰 债权人倾向速战速决

2022-03-07 00:00

截至目前,本港上市的内房企业,在3及4月仍有高达至少80亿美元(约624亿港元)债券未赎回或延期。
截至目前,本港上市的内房企业,在3及4月仍有高达至少80亿美元(约624亿港元)债券未赎回或延期。

(星岛日报报道)内房债务问题悬而未决,但即将面临美元债本金到期小高峰。截至目前,本港上市的内房企业,在3及4月仍有高达至少80亿美元(约624亿港元)债券未赎回或延期。在今轮危机有份参与债务谈判的富事高(FTI)财务谘询及企业重组部资深董事总经理何翃峤(Jason)表示,债权人对拖字诀感不耐烦,多数倾向速战速决,趁本金到期定出解决方案,并相信大部分内房老板都愿意还债,只是过去多时双方缺乏信心,才陷谈判僵局。
内房去年债务危机多数未按时支付债息而违约,但现时或见真章,因已踏入本金到期高峰期。本报根据债券市场上市的美元债,统计在港上市内房企的债券到期情况,当中共有至少16家企业的美元债将于三、四月本金到期,截至目前仍未作处理的规模约80亿美元,在到期时或须偿还巨额本金。

期内最庞大的美元债发行人为中国恒大(3333),有2笔美元债分别在本月23日及下月11日到期,本金为20.25亿及14.5亿美元,合共34.75亿美元(约271亿港元)。不过亦有企业各师各法,提早处理即将到期债务,包括中骏集团(1966)近日表示,已就本月到期的5亿美元债,分批提早赎回,并已汇出馀下本金连利息以准备偿还;金轮天地(1232)就指,已就三笔今明两年未偿还的4.45亿美元债,与85%债权人达成重组协议,可将到期日延期。
谈判僵局在于缺乏信心

多家内房正不断跟债权人角力,对于债务何去何从,Jason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内房企一直以来的处理债务手法,主要是进行交换票据及徵求同意,即是将债券延长期限或更换条款,「但呢招已经玩咗半年至九个月,投资者都唔耐烦」,目前债权人主流倾向尽快定出债务重组方案。

Jason指,FTI的企业融资部门,过去都有参与发行人及债权人之间的谈判,了解双方观点后,发现问题核心在于缺乏沟通与信任。他指出,由于美元债的索偿权益较境内债的顺序为低,内房企难以随便动用资金,往往较难坦诚与债权人定出解决方案,加上小部分公司选择「走数」,亦加深双方芥蒂。
双方让步可挽回诚信

但他强调,内房企欠债不还的印象纯粹误解,因为很多老板都是白手兴家,仍然打算日后东山再起,「班老板本身好穷,佢哋成功系拚搏返嚟,真系一蚊一蚊咁赚,唔会因为咁就放弃(地产行业)」,故为了日后融资便利,均有诱因管理好诚信。

Jaosn认为,要挽回双方诚信不难,「好简单,你(内房企)话畀我听下年赚到几多钱就得」,而债权人亦愿意「多多少少都搞掂佢」,目前双方是个契机作出让步,「要取个平衡点,始终要做削债、有大规模重组,未必系咁完美嘅结局。」他又建议,由于今轮内房债务危机横扫整个行业,最受影响必然是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由这些大户牵头定立一个重组模式,相信对整个行业有正面作用。

近期内房监管有松绑象,加速行业整合,富事高(FTI)财务谘询及企业重组部资深董事总经理何翃峤(Jason)认为,内房行业最坏情况未到,但市场已是时候掀起收购潮,「战场」亦正扩至海外资产,料起码持续半年。

他指出,近月FTI接到处理内房问题的谘询较过去两年频繁,而目前市场正迎来收购潮,对具实力的企业而言是个机遇。他指出,除了近期中国境内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内房重组,以及国企内房公司收购资产等之外,国际投资者则正将目光投放在海外物业身上。

他解释,一些在英、美、澳、加等优质用地,过去由内房公司高价夺得,但最近因资金断链而沦为烂尾楼,一直为大型基金所觊觎,多个项目将会低价转手,相信有关情况会持续至少半年。
未来中型内房难生存

Jason认为,内房行业仍然处于低谷,「虽然大家已经无期望,但仲可以绝望」,估计债务危机仍要时间发酵,有待一些债务重组方案出炉,以及市场发债融资回暖,才会出现转机,估计整个行业要在2023年下半年重拾上行周期。

他估计,随未来不断收购合并,内房生态将走向两极,「一系大型公司或者国企,一系小型但好稳健公司,过去扩张好快中型公司比较难生存,唔会有咁多浑水摸鱼。」他补充,有些小型内房企财力不雄厚,但未受今次风波太大冲击,主要其商业模式只专注发展一个地区或一个板块,料日后亦是行业复苏的一个方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