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通关在即 万众期待
2021-12-04 00:00近来香港市民们最关心、最期待的通关事宜,终于有了进一步进展。一方面,内地专家小组上周访港视察三日,对香港政府的各项防疫安排表示满意。另一方面,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率领多名官员于二十五日前往深圳与内地衞健委专家举行第二次对接会议。会议过后,内地专家确认香港已具备通关的条件,「小通关」仅馀下具体执行的技术安排,包括创科局即将公布实名制「香港健康码」,以及与「安心出行」对接等详情。年底将近,港人无论是在商务还是恩恤方面都更逼切需要回内地,不少民众在表示期待的同时,也希望香港政府加快工作进程、尽可能缩短筹备时间,毕竟通关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耗时太久,已给市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通关时间愈快愈好。如今两地疫情已经受控,香港的本地个案亦持续清零,仅有零星的海外输入个案,虽说现在出现了「Omicron」变种病毒,但专家已经表示,并未出现社区传播,对通关尚不会造成影响。香港经济受疫情影响已久,许多在内地有业务的港商已经快两年不能回去谈合作,一个个「望穿秋水」,却始终望不到通关的尽头,有部分港商为了生意,逼不得已也只能回去忍受漫长的「14+7天」的检疫。接下来有圣诞、元旦、农历新年几个大节日,香港市民们更加逼切地希望能够能和内地的家人团聚,有必要尽快通关,不仅是完成市民心愿、为港商带来便利,更是为接下去有序通关后香港本地旅游业、零售业等复苏做好准备。通关的日子必须愈快愈好,倘若香港继续故步自封、划地为牢,显然与当下的民心民意背道而驰。
通关名额愈多愈好。初步的「小通关」自然会设置限额,市民理解,但是政府也不可过于保守,应该尽力争取更多的名额上限。广东省有两万多个港商,加上以恩恤为由到内地的巿民,可达到三万至五万人,如果名额太少,通关则不足以解市民和港商的「燃眉之急」。尤其已近年底,商务繁忙,港商更需要回内地亲自处理合同、审批项目,更要着手准备新一年的采购与安排等。因此,政府在名额方面,不能满足于每日一千个,必须尽量争取惠及更多港人。此外,在申请及分配机制,亦要有周详的考虑,确保名额的分配公平公道公正,不会有倚重性,让所有满足条件的申请者都有机会轮到,避免让外界误以为「小通关」只为方便富商巨贾。
可以说,香港与内地能否恢复通关,是香港明年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即将到来的「小通关」,是明年能否尽快全面通关、恢复正常的重要一环。对此,特区政府应当坚定防疫立场,继续保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政策,为通关创造有效、健康的环境。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香港背靠国家的特殊政治和经济地位,要看到香港与内地通关的价值所在,在通关问题上尽快筹备、规划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争取尽快与内地通关,迈出重要的一步,不可再等。
张学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