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麻雀推算21万只 六年来激减三分一

2021-09-27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麻雀是本港常见的鸟类,惟市民却未必容易察觉,其数目原来正在大减。香港观鸟会发布最新的全港麻雀普查,发现今年录得的麻雀数量约有二十一万只,数量为近六年最少,不但按年下跌近两成,比起二〇一六年首次普查的近三十一万,亦足足下跌约三分之一。观鸟会指,现阶段无法断定是否已成为长期趋势,抑或仅属自然波动,但估计可能与新型楼宇减少筑巢空间、市区昆虫或无脊椎动物减少致觅食困难等原因有关。

普查在今年五月上旬举行,超过一百六十名普查员分组,在全港八十八条一公里长的路线,数算麻雀数目,路线涵盖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康乐及休憩区、农业区及乡村地区。按结果推算,全港约有二十一万一千只麻雀,与二〇一六年逾三十万只相比显著下跌,与去年相比,亦跌近两成。除商业区外,其馀区域录得的数量均逊往年。观鸟会指,普查结果反映市区麻雀数量呈下降迹象,可能是一早期警号,惟仍需持续监察,方能确定是否属长远趋势。

高级研究员彭俊超表示,麻雀数量减少的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外国亦有研究发现栖息于市区的麻雀属鸟类数字下跌,惟研究主要围绕欧洲及中亚地区常见的家麻雀,本港常见的树麻雀相关报告并不多。他表示,麻雀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新落成楼宇多采用幕墙式设计,不利雀鸟筑巢、物种之间竞争,例如八哥与麻雀争夺筑巢地点、发射站等释放电磁辐射影响鸟类繁殖、市区昆虫或无脊椎动物减少,导致觅食、育雏困难。彭俊超表示,目前未能判断导致麻雀减少的主因。

观鸟会亦调查一百四十个树麻雀筑巢的地点,发现在排水和排气口上的最多,有两成八,其次是植被和大厦外墙,分别有一成八及一成半;屋檐和冷气机上,亦分别占一成四和一成二。彭俊超建议保留无害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维持生态平衡,呼吁物业管理公司避免使用非针对性的灭虫防治方法,例如在植被上喷洒除虫剂,令昆虫被杀害,减少麻雀觅食机会。另外,本地麻雀大多栖息于住宅区,每年三至六月繁殖季节期间,彭俊超呼吁市民若遇上麻雀在大厦缝隙筑巢,敬请体谅理解,切勿干扰,让人鸟和谐共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