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善用大数据教学 助学生了解国情

2021-09-12 00:00

「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访港,向香港各界代表介绍《规划纲要》,在青年论坛中,「国家队」代表鼓励香港青年多了解国情,认识国家发展大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以香港为核心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科创是利用先进科技来推动创新的应用,而应用的需求来自用户,因此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科创的首要条件,是要深入了解区内的社会文化和需求。针对这目标,香港政府努力协助港青到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发展。例如,政府于二○一四年推出「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画」,资助非政府机构举办内地实习计画,加深香港青年对内地就业市场、职场文化及发展机会的认识,协助他们建立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方向,累积工作经验和建立人脉网络,增强就业优势。再者,特首在去年《施政报告》中建议推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画」,目的是鼓励青年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发展事业,让他们了解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最新发展,并把握大湾区的事业发展机遇。

可是由于过去一年多新冠病毒肆虐,导致香港与内地通关受阻,大量港青因此减少北上,影响他们参与上述实习计画。同样原因,每年本地大中小学为学生所组织的内地交流活动,也被逼停办。虽然香港疫情已基本「清零」,但由于近期每天连环出现零星输入个案,再加上Delta、Mu等变种病毒出现,本地疫苗接种率又尚未达到安全水平,因此封关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虽然如此,推进港青了解国情、认识大湾区的工作绝对不能停滞。尽管各学校已透过不同方法,持续培育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例如利用新闻时事、记录片等向学生介绍内地的发展情况,不过这些做法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效果未必理想,主要是他们一般对从新闻、记录片等传达的资讯不感兴趣。有见及此,笔者建议学界善用「大数据分析」辅助国情教育。

香港教育界团体可以透过政府的协调,与大湾区相关机构合作,获取区内的居民日常生活、电商交易、物流网络使用等数据,然后把它们公开,用作在学界举办「编程马拉松」(Hackathon)。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所学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例如「机器学习」模型),从数据中挖掘出当地的生活常规,让学生由数据中观察到大湾区的生活与文化,一方面可以提升理科生数据科学的技能,亦可以辅助他们认识国家,一举两得。

有人可能会认为通关之后,内地交流活动便能回复正常,那时香港便不再需要数码化教学。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大数据分析」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出发交流之前预先理解当地的文化,更可以帮助他们在交流访问时吸收得更快、更多。

最后,适逢教育局推行「公民及社会展科」,笔者建议课程中国情教育范畴多加入STEM元素,例如本文所提出的建议,让理科生更易以「大数据」科学在课程中了解国情。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香港资讯科技联会荣誉会长

黄锦辉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