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善用港国际化优势 建国家科创中心
2021-09-05 00:00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与法改委、科技部、中国银行等代表于上月底访港,向港府、立法会、商界、青年等界别宣讲,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团队代表呼吁各界积极融合国家发展大局,一起参与国家建设。《纲要》对香港赋予「一个枢纽,三个中心」的新定位,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
在新鲜出炉的「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榜」中,香港四所大学位于百名之内,而研究水平是评估中的关键指标之一。香港的大学界更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近年来国家依托香港高校,建立了十六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六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另外,香港亦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近年吸引不少内地企业来港上市。
针对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黄圣彪认为,一个城市很难单独建设成为国际创科中心,须同周边城市形成创新生态,通过新生态营造好创新环境,融通创新产业链,而「粤港澳大湾区」对于营造区域创新生态可以大有作为。笔者非常赞同,并曾经公开建议以大湾区为中心推行「香港研究,湾区制造,国家市场,国际融资」的创科生态链。在大湾区中,香港可以发挥其国际化的长处,并充分利用「背靠国家,面向国际」的地理优势,从科技和金融层面去体现这生态链。
在科技方面,笔者建议香港与国家及国际大学(或科研机构)在香港(例如在落马洲河套区)开设世界级的研究所,藉此引进外国先进科研成果及人才,同时亦可以创造机会,让国家科技走出去,在国外开拓新市场,例如「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国家是个好起点。
在金融方面,随着中美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不少内地科技企业将更多选择来港上市融资,利用香港的资金及网络开拓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庞大的中国科创市场必然会吸引不少国际科技金融公司来港投资,它们更会以香港作为跳板,看准机会打入内地市场。由此分析,香港可担当「超级联系人」角色,有效配合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
在宣讲中,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指出香港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这番话非常实在,暗示香港在落实「十四五」工作上必须加把劲,抓紧当前机遇,不然的话,机遇便会蝉过别枝,而得益者将会是深圳、广州及其他大湾区城市。不谋而合地,黄柳权副主任亦于会上提醒大家「苏州过后无艇搭」,其意思也是一样,大家对此应深切思考。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香港资讯科技联会荣誉会长
黄锦辉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